本报讯 “40年来,衡阳县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油料生产大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卫生县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华诗词之乡等荣誉称号!”9月18日上午,在“衡阳正青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衡阳县向媒体记者们热情介绍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详见今日本报6版)
40年来,衡阳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5亿元,是1978年的178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提高到32779元,是1978年的157倍;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2亿元,是1978年的73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8.6亿元,是1978年的898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5亿元,是1978年的9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67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190元,分别是1978年的59倍和190倍。
记者还了解到,40年间,衡阳县社会保障日益健全。2017年,全县各类社会保险参保195 万人次,征缴基金13亿元,新增城镇就业795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300人。特困人员供养和城乡低保救助水平稳步提高,特困人员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4992元/年、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7488元/年。城乡低保救助标准分别提高到480元/月、320元/月。2014年以来,全县实现28个省定贫困村退出,7383户26260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