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面十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9月19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理收视率造假须瓦解利益链
  近日,导演、编剧郭靖宇在网上发文称自己的剧作延播,继而被某卫视总监要求购买收视率。针对收视率问题的舆情和反映,国家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已采取相关措施,并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开展调查,一经查实违法违规问题,必将严肃处理。

  1.“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造假的收视率可以出名、可以换钱,但那都不过是一时的,瞒不过老百姓雪亮的眼睛,他们心里的那杆秤早晚会称出你到底几斤几两。同理,形形色色的潜规则游走在道德和法律边缘,看似一张无形的网能“逼人就范”,但再明目张胆也不过是皇帝的新装。也只有多一点勇气和担当,奉行法治、弘扬正气,那些看起来无影无踪的潜规则才会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场。

  所以,我们同意“这个行业再这么乌烟瘴气下去就彻底没有未来了”的判断,但需要决战的不只是“操纵收视率的黑团伙”,还必须要与“劣币驱逐良币”的潜规则决战。因为,潜规则才是制造这一切乱象的根源。

  ——评论员   贾   亮

  2.这就需要有关部门积极采取严厉措施,斩断利益链,斩断操纵收视率的黑手。一方面,将收视率与购片价格分离。滋生收视率造假的一大原因,就是一些播出机构将收视率与购片价格挂钩,这是一种畸形的关系。因此,有关方面应该采取措施,斩断这种联系,从源头遏制收视率造假。

  另一方面,建立多元的影视剧评价体系。目前,评价一部电视剧好不好,关键标准是收视率。这也就导致一些人为了提升电视剧影响而在收视率上做文章,也就出现了收视率造假现象。因此,应该打破这种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比如,建立观众满意度、专家意见、社会效果等多方位、多层次的节目评估机制,打造绿色收视率,科学收视率。同时,打破收视率调查一家独大的垄断状态,引入多元化的收视率调查机制,或者第三方收视率调查审核机制等,这样得出的收视率才科学和公平。            

  ——评论员   刘剑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时代需要雷锋精神
做梦,也是一种飞翔
“招募万元香客”,景区不能光道歉
说道说道
治理收视率造假须瓦解利益链
衡阳晚报版面十四A14治理收视率造假须瓦解利益链 2018-09-19 2 2018年09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