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蒸湘区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51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居全市第二位;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9%,居全市首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361元,增长8.39%,居中心城区首位……不仅圆满完成了“双过半”目标任务,而且6个主要经济指标中有4个指标居全市或中心城区首位!
今年以来,蒸湘区深入贯彻落实“建设最美地级市和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最具执行力的干部队伍”的号召,以建设“实力蒸湘、魅力蒸湘、活力蒸湘”为目标,以“两区一城”(即长湖新区、雨母景区和雄鹰新城)为载体,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作为,全区各项工作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成果、呈现出新气象。
文明意识融入市民生活点滴
◎组织116名正科实职干部赴红旗渠干部学院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开展“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大型党建知识抢答赛;规范干部管理、使用和提拔工作,严格按照“凡提必审、凡转必审、凡进必审”的要求,做好档案审核工作。
◎定期对街道、社区、集贸市场等摸底调研,对文明创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进一步夯实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精心组织“道德讲坛”“身边好人”“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利用“不文明行为曝光台”,解决创建难题48个。
管党治党全面加强
◎推进平安创建,继续开展“平安家庭”大评选、大走访、大宣传等活动,架起了“干群连心桥”, 扎实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40件。
◎推进法治蒸湘建设,组织全区农村“法律明白人”参加在线培训,参学率、参考率、通过率均达到100%。积极组织志愿者在辖区多地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共发放图书资料4万余份、普法围裙和手袋1万余份。
◎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年”为主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百日行动”,全面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执法管理等工作,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精准认定城乡低保对象,保障标准提高至480元/月。
◎顺利搬迁呆鹰岭老年公寓,加快建设红湘街道老年服务中心;加强老年人意外保险工作;提高残疾人生活和护理两项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
◎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0%以内,完成新增城镇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等各类人员共计4347人。
◎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有效,统筹各方资金659万元,扶持贫困户1235户、惠及3679人。
社会事业再添福祉
2018年“和美蒸湘·沓福雨母”美丽乡村旅游节暨市民徒步大会
实力蒸湘、魅力蒸湘、活力蒸湘
◎ “三清三建”升级版初步实施,完成了“三清三建” 5个试点社区改造升级版的摸底、申报、财评等前期基础工作。主次干道维护工作持续跟进,衡州大道、蒸湘南路、蒸湘北路和船山大道人行道板维修工程已完工。
◎ 通过近几年的持续努力,全区30个社区已全部落实办公用房,总面积达3.6万平方米。
◎ 创新城市治理,推进环卫保洁、园林绿化管护作业和城管执法协管市场化运作,强化市容综合治理,建立“城管+公安+环保+工商”的联动执法机制,大力开展城市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区容区貌不断改观。
◎ 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在全市一季度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评比考核中蒸湘区获第二名。为幸福村、新竹村、雨母村、同溪村、振兴村等村组安装太阳能路灯400多盏,惠及10万余人;完成了新竹村、幸福村等15个秀美村庄的美化亮化提质改造工作任务。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1—6月份,蒸湘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51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居全市第二位;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37亿元,同比增长17.6%,居全市首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07亿元,同比增长9.7%;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9%,居全市首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43亿元,增速居中心城区首位;上半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361元,增长8.39%,居中心城区首位。
◎ 44个市级重点项目已开工42个,开工率95.5%;28个市级社会资金投资重点项目(不含打捆项目)开工28个,开工率100%;1-6月份实际完成投资37.8亿元,占年度任务46.4%。
◎ 实现内联引资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156万美元。投资额超100亿元的雨母山华侨城城市度假区、中华帝喾传奇小镇、新万达广场正式签约。
◎ 1-6月累计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3660万元,争资金额高居城区首位;积极做好项目策划工作,包装策划新项目18个,居城区首位;深度开发项目7个,居城区第二位,超前完成了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 三产结构由上年同期的2.0∶50.3∶47.7调整为1.8∶50.3∶47.9,服务业占比进一步提升。
区域经济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