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的是陪伴,不是给钱”,今年春晚贾玲的这句台词让许多家长茅塞顿开。一直以来,孩子的家庭教育困扰着千千万万的家长,面对孩子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家长常常不知所措,《真假老师》就给了我们一个教子锦囊。
笔者以为,家长们应该切实履行“家长”这一身份赋予的职责和义务,积极维护家庭教育的生态平衡。
一、全力维护家庭生态关系的平衡
健全的家庭生态关系包含父子、母子、兄弟姊妹、祖孙等关系,每一种关系的构成成员,都在孩子的教育上扮演着不一样的角色。当前家庭生态关系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单亲家庭中,父子或母子关系的名存实亡,让孩子变得内向、孤僻,甚至消沉;二是以往独生子女政策让孩子缺失了兄弟姊妹的陪伴,他们内心骄横、自私、蛮不讲理;最后是留守儿童中只有单一的祖孙隔代教育,家庭教育生态关系严重失衡。作为父母,我们不仅要扮演好自己身份所决定的角色,还应是一个多面手,及时转变身份,积极扮演家中缺失的角色,努力维护家庭教育的生态平衡。
二、尽心陪伴孩子成长
家庭教育不是简单地说教打骂,更不是单一的物质供应,需要父母的真情陪伴。央视有一则公益广告“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道出了多少孩子期盼的心声。与孩子一起读书习字,一起运动,一起外出游玩,一起看电影,甚至围在自家餐桌前吃一餐饭,都是非常重要的陪伴,陪伴就在举手投足之间。只有陪伴了,我们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才能有的放矢地施之以教。
三、积极营造健康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培育孩子成长的土壤,家庭氛围就是影响其成长的气候。因此,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氛围不容忽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礼义廉耻”“尊老爱幼”“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都是我们营造家庭氛围的风向标。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作为家长,我们有义务、更有必要守住家庭教育这方净土!让孩子摒弃社会陋习,弘扬优良传统,沐浴在春日的暖阳里,茁壮成长,昂扬奋进。
家庭教育事关千家万户,每一位家长都是剧中主角。让我们多一些陪伴,少些斥责;多一些身教,少一些聒絮;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家教氛围,努力维护家庭教育生态平衡,真正为孩子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