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讯 员 苏高文 罗鸣伟
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市人社局获悉,截至今年9月底,我市已参保人员实际入库率达100%,未参保人员信息录入161万余人,未参保人员登记率达100%,按期按质完成了国、省提出的“9月底前完成全民参保登记工作任务”目标。并且,通过全民参保登记,全市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较上年度明显增长。
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是一项重大惠民工程。2015年3月以来,我市按照“查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的要求,坚持“统一部署、整体推进、集中核查、常态管理”的工作思路,多措并举,确保全市全民参保登记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该项工作开展两年多来,我市始终名列全省前茅。为此,今年6月28日,全省全民参保登记工作推进会在我市召开,隆重推介了“衡阳经验”。
高位推进抓部署。市委、市政府对全民参保登记工作高度重视,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明确了“政府牵头,人社指导,基层操作,部门配合”的工作路径;市政府办下发了《衡阳市全民社会保险参保登记工作方案》,对实施办法、实施步骤、任务分工等作了具体部署和要求;建立横向联动机制,成立了市全民参保登记工作联席会议,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担任总召集人,人社、财政、公安、卫计、民政、教育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建立纵向分级机制,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评分项目、《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清单。
核验数据保精准。围绕“登记数据完整,与人口、参保情况吻合”的整体目标,我市人社部门精心组织数据采集、比对和登记工作:依靠社会保险基础数据库,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充分利用公安、卫计、教育系统信息优势,调取户籍、新农合、新生儿、学籍等相关数据,并实现与全市“五险合一”及省基础数据库的实时对接,联动做好数据初始化入库;将各个险种的数据进行了比对,筛选出无重复的已参保人员信息,并与人口信息进行比对,生成了未参保人员名单;明确由村(社区)负责入户调查和基础信息初始把关,乡镇(街道)负责复核数据,将审核过的信息录入系统,各部门各负其责、层层把关,确保登记数据精准。
创新方式促登记。各县(市)区结合实际进行了差别化探索,实现登记人群全覆盖。一是结合社保卡发放促登记。常宁市与教育部门合作,通过向学生集中发放社会保障卡的方式,批量采集有效的未参保人员数据4万人。二是结合信息清理促登记。耒阳市将各险种信息汇总后与公安户籍数据进行了比对,清理垃圾信息,通过核实再录入信息,确保已参保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三是结合通讯平台促登记。常宁市积极与移动、联通公司对接,利用身份证号查询通讯号码1800条,通过电话联系登记对象来核实其参保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