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7月29日 星期六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成功研制“人造太阳”
首个磁体系统部件
  由中、美、日、俄、欧盟、韩、印等七方共同参与的国际大科学项目——被称作“人造太阳”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也是实现未来商业用聚变能的关键一步。26日,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承担研制的ITER大型超导磁体系统首个部件研制成功。

  此次研制成功的磁体馈线系统是ITER部件中最为复杂的系统之一,作为ITER超导磁体系统供电、冷却和提供诊断信号的关键集成通道,它被称为ITER主机的生命线,包含31套不同的馈线,单套长度30—50米,总重超过1600吨,共计6万余个部件。中科院等离子体所攻克众多技术难点,在高温超导电流引线、超导接头等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诸多国际领先成果。这项技术替代了日本等发达国家提出的原ITER铜电流引线设计,大大降低了ITER的运行成本和低温系统的建造投入,还创造了多项稳定运行的世界纪录。据人民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把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 作为加快建设“五个新衡阳”的重要举措
推动更多PPP项目在衡开花结果
台风“纳沙”将于明后天登陆 中东部高温天气即将减退
我国新药创制、传染病防治收获成果
我国成功研制“人造太阳” 首个磁体系统部件
衡阳晚报版面二A02我国成功研制“人造太阳”
首个磁体系统部件
2017-07-29 2 2017年07月2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