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基本形成“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网络体系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9日表示,到2030年,“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网络体系将基本形成,有望在带动双边多边及区域科技合作中发挥“骨干网”的作用。
在当天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白春礼说,中科院已于2016年初启动了“‘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行动计划”,牵头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计划重点开展战略咨询、科技合作、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工作。
在这一行动计划的框架内,中科院建立起战略咨询长效机制,完成了《“一带一路”科研合作态势报告》,成立“‘一带一路’科技组织联盟”,为我国政府和沿线国家提供双向战略科技咨询建议。
同时,中科院组织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研究计划,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大共性科技需求和挑战,牵头启动20多项重大国际合作计划。并针对沿线国家的实际需求,转移转化适用科技成果,既服务沿线国家民众的生产生活,又促进当地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
此外,中科院依托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有关研究所等,计划每年为沿线国家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500名,培训科研和管理专业技术人才700名。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