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面十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4月06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海神针”深度达全球第七
  南海大洋钻探插入海底超1500米,探寻地球海陆变迁之谜

  “探海神针”深度达全球第七

  我国科学家主导的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在南海北部海域顺利进行。截至目前,在IODP367航次第二个钻探站位,“决心”号插入南海海底的“探海神针”已超过1500米,这一钻井深度在国际大洋钻探历史上达到全球第七。

  “决心”号目前正在进行钻探的这一钻井编号为U1500B,位于北纬18度18.27分、东经116度13.20分。3月25日,“决心”号在该孔1380米深处成功“触摸”到南海海底的玄武岩。截至目前,已钻取到100多米的玄武岩岩芯样品,回收率达70%以上,多个岩芯的取芯率达到甚至超过100%。

  据“决心”号运营负责人史蒂夫·迈迪介绍,U1500B钻井深度不仅达到全球第七,其难度也很大。在3800多米深的海水下,钻头要穿过南海海底1400米的松散沉积物,其中包括900多米沙层,才能钻取到坚硬的基底岩石。在每一次更换钻头的过程中,如何确保开放的井孔不坍塌、钻杆顺利进入钻井、钻头再次抵达钻井最底部?每一步在操作中都具有极大风险。为了保护钻孔,“决心”号在钻孔内安装了长达842米的单层保护套管,这也创下了历史纪录。

  据“决心”号上的岩石学家、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黄小龙研究员介绍,U1500B孔获取的玄武岩岩芯具有明显的“枕状构造”。这是火山熔岩在水底溢出时,遇水淬冷形成形似枕状的熔岩体的一种典型构造,因此常被作为海底喷发的火山岩的一个重要标志。从这些玄武岩的岩石学特征看,很可能就是洋中脊玄武岩。不过船上研究条件有限,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如果确证获得的是洋中脊玄武岩,这将是了解南海初始打开过程的关键信息。与2014年IODP349航次在南海海盆中央钻取到的、南海最后形成的洋中脊玄武岩样品所记录的信息相结合,就可以完整地认识南海海盆的扩张历史。同时,对认识地球海陆变迁以及地球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等均具有重要意义。”黄小龙说。

  南海北部陆缘是开展大陆破裂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决心”号执行的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包括IODP367和IODP368两个航次。计划在南海北部的陆缘盆地、洋陆过渡带、胚胎洋盆、成熟洋盆,共选取四个钻探站位,向海底插入“探海神针”,钻取海底沉积物和基底岩石,以探寻地球海陆变迁之谜。

  据《南方日报》

  ↑“决心”号钻探工人在钻探平台上工作(4月1日摄)。

  

  →“决心”号在U1500B孔钻取得的南海海底玄武岩(4月2日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中国首艘国产航母要“试水”?
“探海神针”深度达全球第七
新疗法成功逆转 1型糖尿病进程
衡阳晚报版面十六A16“探海神针”深度达全球第七 2017-04-06 2 2017年04月0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