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联”到底是干啥的?
据了解,此前多数第三方支付机构都是直接对接银行接口,绕过了独立的清算机构,这种模式存在一定的风险漏洞。而在网联成立后,第三方支付机构与网联一点接入,即可接入所有银行,可大幅缓解重复投入的情况,也落实了支付与清算分开的监管要求。
那么,网联与银联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国内电商领域人士表示,网联和银联是以接入机构来区分的,第三方支付接入网联,银行接入银联。另外,网联只做清算业务,并不涉及支付,保证中立性。但业内人士表示,线上线下的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糊,网联极有可能获得清算牌照,具备和银联同样的业务模式和空间,成为银联竞争对手。
“央行系”为第一大股东
记者独家获悉,网联清算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亿元,股东总数44家,其中38家为第三方支付机构。目前开展网上支付业务的持牌第三方支付机构有115家。为了保证网联的独立性,央行下属6家单位(央行清算总中心、上海清算所、黄金交易所等)将共出资约7亿元,占股比例超过30%,为第一大股东,备受业内关注的支付宝和财付通分别持股约10%左右;中国清算支付协会持股比例为3%,代表不符合入股资格的中小支付机构行使投票权。
据记者了解,首批接入网联的有四家商业银行和三家最大的支付机构支付宝、财付通和京东金融旗下的网银在线,第二批将接入快钱支付、平安付、百付宝等;以后每个月陆续接入技术筹备到位的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原则上是优先接入市场排名前十的支付机构,以保证系统运行的有效验证。
试运营首笔交易完成
当日,首笔跨行清算交易通过微信红包由腾讯财付通平台发起,是一个微信红包,收付款行分别为中国银行与招商银行;首笔签约交易验证则由京东金融旗下网银在线与中行率先完成。
这是网联第一笔网络清算交易,意味着网联正式接入央行支付清算系统,以往支付机构直连银行清算的三方模式将被终结,亦宣示第三方支付机构回归四方模式、回归支付和清算相独立的业务本位。
网上支付会多掏钱吗?
由于网联属于中后台基础设施,在收费方面并不涉及消费者,既不会向消费者收费,也不会影响消费者体验。“客户体验不会改变,这是网联最大程度优先考虑的。”一位央行权威人士对此表示。
事实上,此前消费者在购物时,无论是刷卡还是通过第三方支付都会产生手续费,但这个支付手续费由商家承担了。银联上线后,支付的直接成本没有上升反而会下降,所谓增加的成本会转移给消费者的说法显然不靠谱。
据接近央行人士透露,此次网联的费率价格即线上支付的费率价格仍是按市场化定价,定价原则是不能比以往支付机构直连银行的费率高。目前线下收单是按交易金额由发卡行、收单方和银联分成。此次网联的结算规则将根据每笔交易成本,只向支付机构收取转接清算服务费,按交易笔数收取。“初期不考虑赚钱,以保本微利为目标。”
此外,网联平台的上线将为互联网移动支付的安全加码,第三方支付机构或将迎来洗牌。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