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一来,稻田被犁过以后,一块块就成了水田了。表面上看,浅浅的水田什么也没有,其实,只要你愿意蹲下来,你会发现水田里原来居住着不少的居民呢!
青蛙当然是水田里的第一号居民。它不但数量多,而且爱热闹,有事没事都爱唱两句。特别是到了晚上,整个水田都是青蛙的世界了,不管大蛙小蛙“男”蛙“女”蛙,都要出来修嗓子。青蛙是水陆两栖客,它们时而深入水田里面,秀一秀它们快捷而正宗的“蛙泳”;时而又登陆岸上,作扑腾跳跃,让人羡慕不已。因此,青蛙常常成为农村孩子们的启蒙老师,成为大家的偶像,孩子们都爱跟它混在一起,在大地上摸爬滚打。
水田里有一种叫“挖土机”的虫子,它的样子像蟋蟀,但不会跳跃,只会爬行。它在水田游得快呀快的,那样子好像不会水性,但却沉不下去。在田埂上,它却能迅速地挖开土壤,钻进去,一下子就不见了,是真正的“土行孙”。我们小的时候,常常捉住它,奴役它,让它挖地躲藏,非常有趣。
“叫化子听炮响,蚂拐子听水响!”水蛭在乡下都叫它“蚂拐子”。只要水田里一有风吹草动,蚂拐子跑得比救火的119还快。在田里劳作的人,没有谁不害怕它。特别是孩子们,一听到田里有蚂拐子,马上掉头就跑。蚂拐子看上去软软的没有骨头,但它的嘴比蚂蚁还厉害,一旦咬住你就再也别想脱身。蚂拐子咬人是不声不响的,它不知什么时候便爬到了你的腿上,在你的血管上已经喝得饱饱的了,你往往仍旧没发现它。它找血管和取血的功夫永远值得医院里的小护士学习。看到医院里的小护士为孩子输液时老是找不到血管,而将孩子刺得哇哇大哭时,我就想到了水田里蚂拐子的绝顶功夫。
在水田里劳作的人们,谁没有受过蚂拐子的害?被咬得鲜血淋漓,蚂拐子还不肯松开,还到死都要爱。所以被蚂拐子咬过的人,都有过折腾蚂拐子的经历。每当捉到蚂拐子的时候,大有捉到小偷和俘虏的快感。记得我小时候捉到咬过我的蚂拐子时,第一个想法就是将它五马分尸。谁知道,将蚂拐子断成两截,它的两段各自为伍,爬行得更快了。这时候,我更加来气了,就用一根小草将它的身体给全部翻转过来。但蚂拐子实在太厉害了,过不了多久,它又可以自己给翻转过去。这个家伙,最后我折腾了好久反而将自己折腾得筋疲力尽了。
水田里还有一种动物是让人胆颤心惊的,那就是泥蛆。它的形状像蛆,它的嘴特别厉害,在你腿上咬一口,三四天过去都又痛又痒。比野蜂咬一下还可怕。
黄鳝和泥鳅也是水田里的常客。特别是黄鳝,它们像一台台钻机,老爱钻洞。如果哪一畴田老爱漏水,那一定是黄鳝干的好事。
除了这些 水田里还有许多小鱼和田螺,还有“水上飘”和许多叫不出名的小虫子。更早的时候,水田里还有乌龟和甲鱼,有许许多多消失了的生物,它们曾经是一代代人的天堂。但是随着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随着森林和气候的变化,水田里的居民一批一批地消失了。就连那再生能力极强,让人闻风丧胆的蚂拐子和泥蛆都渐渐销声匿迹了。
但是,我多想那些消失了的居民慢慢地回到水田里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