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本报记者 罗 盟
“冬天”没按常理出牌,“春天”也是假积极。“立春”时,春意还无踪影,“雨水”过后,才感受到淡淡春光,到了“惊蛰”,就觉得春光扑面,春天充满着力量和爆发的感觉。但眼下,又陷入了跌宕起伏的气温大战。传统认知上的春天已经到了,但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天究竟什么时候到来?
今年我们迎来一个“晚春”
近期,冷暖空气在我市上空“拉锯”,跌宕起伏的气温大战还不会罢休
<<<< 遭遇暖冬,雨日偏多降水偏少
通过对2016年气候特征、大气环流、海温特征、太阳活动等各种前兆信号认真分析,预计今年衡阳春播育秧期天气属于正常年景。春播育秧期平均气温正常略偏高,其中播种期气温偏低,育秧后期气温偏高,降水正常,无春旱,有春寒发生。稳定通过8℃和11℃日期正常,分别出现在3月下旬后期,3月下旬后期气温回升明显,有利于早稻播种育秧。
2017年汛期(4~9月)预计降水略偏少,其中前汛期(4~6月)降水偏多,后汛期(7~9月)降水偏少,雨水(相对)集中期在6月中下旬。雨季结束日期正常,出现在6月末,7月中旬到8月为高温热害集中时段,高温日数较历年偏多20%~30%左右。预计今年8-9月台风个数偏多,容易出现局部洪涝灾害。
气象部门预计,今年夏季高温日数较历年明显偏多,雨季结束后有月尺度的少雨时段出现,预测大部分区域有干旱发生。
已连续多日不见太阳了,冷暖空气在我市上空“拉锯战”一周多,仍未分出“胜负”。一股较强冷空气昨晚飞抵入衡,受此影响,将出现新一轮降温降水天气过程:今起一周,大多是淅淅沥沥的雨天,最低气温将跌至5℃左右。即便冷空气过后,天气并不会立马转好。
除了降温降水之外,本周雷声也会再次响起,这意味着我市已进入对流天气活跃季节,天气将变得更加复杂多变,雷电、降水等对流天气多发。
烟雨江南三月春,3月是一年中阴雨日数最多的时段。气象部门预计,雨天或一直要持续到本月下旬,市民应有与雨水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尽管随着冬季偏暖,气温快速回升,3月上旬入春的不算少,但最迟我市也出现过4月中旬后期入春的现象。”气象专家称,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天必须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超过10℃,关键在于稳定二字,目前我市天气状况并不稳定,尽管近年来入春时间逐年有提早趋势,气象部门预计,今年有可能在3月下旬后期入春。
雁城三月美如画,梨花枝头春意闹,随着全市各地赏花观景旅游活动的陆续登场,平日沉寂冷清的气象部门也变得热闹起来。
3月雨日偏多,雨水绵长,气象部门实录显示,截至昨天,3月份仅晴朗两天。不过,雨水下得勤快,但没有下一场像样的大雨。 气象部门根据最新统计汇总数据进行分析,由于今年遭遇暖冬,好像有些打乱了老天的节奏。
从平均气温看,1月平均气温为9℃,较历年平均气温5.8℃,偏高55.9%;2月份平均气温为9.5℃,较历年平均气温7.6℃,偏高24.5%。
从平均日照来看,1月平均日照数为61.6小时,较历年平均66.2小时,减少6.9%;2月份平均日照数为76.5小时,较历年平均55.5小时,增加37.9%。
再看降水,1月平均降水量为71.5毫米,较历年平均68.4毫米,增加4.6%;2月份平均降水量71毫米,较历年平均88.4毫米,减少19.7%。
气象部门分析称,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日照的年际间变化都比较小,但进入本世纪以后,日照数的年际间变幅增大,预计今年春天天气形势总体趋好,日照数较往年同期偏多。
<<<< 气象学上“入春”,比去年要晚一些
<<<< 降水前多后少,汛期需提防局部洪涝
绵长春雨,五颜六色的花伞成了街头流动的风景。
迎着春光,玉兰花尽情绽放。
踏春游园,其乐融融。
茶山坳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