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收盘,上证综指上涨34.40点收于2904.83点,涨幅为1.2%;深证成指上涨3.41%收于9791.85点,创业板指上涨5.55%收于2087.29点,中小板指上涨3.4%收于6410.73点。沪深两市成交额分别为2138.44亿元和3582.20亿元,环比提升较为明显。
行业方面,计算机、电子和传媒板块的涨幅居前三位,分别上涨4.87%、4.37%和4.29%;电气设备、国防军工、化工、轻工制造和机械设备等行业的涨幅也均超过了3%。相对而言,昨日仅有银行一个行业下跌,跌幅为1.28%,食品饮料、建筑装饰、非银金融、钢铁和交通运输等行业的涨幅居后,均未超过2%。
概念方面全线上涨,其中,锂电池、网络安全、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板块的涨幅居前,分别上涨6.54%、6.45%、5.93%和5.57%。
外资持续抄底,沪股通13个交易日流入逾百亿。从沪股通资金流向看,3月17日外资净买入20.05亿元,抄底迹象明显。3月以来的13个交易日里,仅有3月3日出现3.08亿元净流出,其余12个交易日均实现资金净流入。3月以来,沪股通累计买入金额逾百亿,达到115.11亿元。
总体上,市场短期信心有所恢复,外资持续抄底明显,短期小幅反弹后有望强势突破,奔向3000点。短线乐观情绪或将蔓延,但不宜对反弹的持续性过于乐观。
具体操作上,不盲目追高,关注2920点的突破强度,中线可继续关注供给侧改革受益的煤炭等板块个股,短线可继续挖掘市场热点题材股,但需快进快出。
深港通年内开通 三类股迎布局良机
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两会”闭幕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已经开通了沪港通,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而且实践表明,对两地都有好处。现在内地和香港正在密切磋商,力争今年开通深港通”。
事实上,据记者观察,年后国家层面多次公开表示,要努力争取今年开通深港通。在3月初公布的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适时启动“深港通”;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日前也表示,深港通正式启动需要4个月左右时间做技术准备,此后两地市场就可以开始交易了,从时间安排来看,应该是在今年下半年。
对此,分析人士表示,香港股市主要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导,因此随着深港通渐行渐近,深市中低估值、高股息率个股值得率先关注。
地产行业目前受宽松的流动性以及国家大力去库存的影响,楼市有逐步回暖的迹象,对于这一板块中的个股,投资者不妨关注。家电板块的估值也相当低,板块整体最新动态市盈率在16倍左右。其次,可关注A股独有的稀缺品种,如白酒股以及中医药股。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稀缺品种和低估值板块两大领域外,券商也是深港通开闸的直接受益者,对此,海通证券也表示,深港通最快将在今年三季度推出,直接利好券商,尤其是已在香港布局的国内券商。考虑到券商板块估值仍在历史底部,持续看好券商中长期的投资机会。
还有哪些热点主题值得关注?
1.创投 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曾多次力挺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两类股或将受益。分析人士表示,新三板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重要部门,将迎来更大发展,相关概念股也将受益。具体而言,分为两类股:创投概念股和券商股。
2.壳资源 16日“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被删除的消息着实让壳资源个股High了一把。海通证券荀玉根表示,战新板或搁置,凸显政策暖风,A股壳资源价值再起。
3.产业升级 产业转移升级的主要机会包括高新技术、现代农业、城市商业等。
4.新能源汽车 今年以来,李克强在多个场合均提到了发展“新经济”。在今年2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着重强调,“新能源汽车”是“新经济”在工业领域一个标志性行业。战略地位的提升充分显示了中央对其发展的重视程度,未来政策扶持力度仍有望继续加码。
5.养老医疗 分析认为,我国目前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形成,但种类多样,主要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医疗救助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乡居民身份的限制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因此建立全国统一的政策参保缴费和享受同等待遇势在必行,可以保障民众享受更高标准的医疗服务,医保报销范围和医保用药范围也将随之扩大,对养老医疗产业是利好。
综合新华网、中国证券网消息
注:本版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