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主管的中国社会组织网开通了“离岸社团”“山寨社团”曝光台,该曝光台设置了通知公告、政策法规、媒体报道、山寨名单等栏目,并提供了“山寨社团”名单检索通道。目前已首批公布了包括“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公益总会”“中国担保协会”“中国产品质量协会”等在内的203家“山寨社团”名单。
“山寨社团”多冠以国字头
曝光台首批公布了包括“中国公益总会”、“中国担保协会”、“中国产品质量协会”在内的203家“山寨社团”名单,并将持续更新。
据介绍,这些机构主要是内地居民利用境内外对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的差异,在登记条件宽松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注册,多数都冠以“中国”、“中华”、“全国”等国字头字样,与国内合法登记的全国性社团名称相近甚至相同。“山寨社团”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境内敛财,敛财手段包括发展会员、成立分会收取会费,发牌照、搞评选颁奖活动收钱,搞行业培训收费,有些甚至向企业敲诈勒索。
民政部表示,《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草案正在征求各方意见,这部即将出台的法律将对此类机构的活动进行监管,对涉嫌犯罪的予以打击。
相关链接:
何为山寨协会?
所谓山寨协会,简言之,指的是这些协会(学会、联合会)未在民政部门正式注册。这些山寨组织多数都冠以“中国”、“中华”、“全国”等国字头字样,与国内合法登记的全国性社团名称相近甚至相同。
社会上合法登记的各种协会、学会都是公益性质的非营利机构。而山寨协会不同,他们精心设计名称欺骗广大民众,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敛财。他们“发明创造”了各种敛财手段。发展会员,可以收取会员费;赋予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用来充门面的“唬人”头衔,收钱自然也免不了;发牌照、搞培训要收费;举办各种评奖自然也不会免费。不仅如此,很多山寨协会还会运用诸如曝光等一些手段敲诈企业敛财。
综合新华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