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面十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岳飞《满江红》阐析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架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一生忙于征战,无暇创作。留墨甚少,但其词作的质量之高,却让一般市井文人望尘莫及。就艺术特色而言,这首《满江红》可谓:写景,境界高远,视通万里;抒情,有感而发,思接千载。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表达了作者伟大的人生观和高尚的荣辱观。 短短十四言,把作者的追求与厌弃、爱与恨表达得淋漓尽致。生动形象,字字珠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道出了作者希望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祖国、为民族建功立业的急切心情。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表现作者在战略上藐视敌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也表明作者对蚕食我国土、屠戮我生灵的万恶敌人怀着切齿之恨。而把这种深恶痛绝的民族大恨以一种诙谐的方式轻巧地表达出来,足见作者驾驭语言文字的娴熟技巧。与唐代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的创作风格相比,岳飞的《满江红》更富有战斗性。

  此外,词中用典也极为精妙,可谓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如开篇“怒发冲冠”,巧借完璧归赵中蔺相如的“怒发上冲冠”,而不露凿痕;“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活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而赋予其更高格调的思想内涵,堪称中国文字史上灵活用典的成功范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定点扫描”地理指向的文化情怀
读书当向古人习
“段”章 取“议”
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漫 评
衡阳晚报版面十五A15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2015-11-17 2 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