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面十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书当向古人习
  ■许名达

  明代翰林学士宋濂,勤奋好学,年幼时依靠“借书”、“笔录”而得以“遍观群书”。他在《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以自己的读书经历,告诫后生学子必须发扬刻苦好学的治学精神,影响深远。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或抄书,或焚书,或惜书,流传下来不少读书佳话。

  “抄书”是古人常常运用的读书方法之一。据说,南齐有个叫沈麟士的人,他一生之中抄了许多古书。谁知在他八十多岁时,家遭火灾,所抄之书毁于一旦。可是他毫不灰心,发奋重抄,又达两三千卷,分装了几个大箱。难怪“革命老人”徐特立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买书不如借书,借书不如抄书。”此话很有道理。

  说起“焚书”,西晋初年夏侯湛老实求教、不存糟粕的“焚书”美德,却鲜为人知。当时陈寿与他不约而同地撰写前朝史令《魏书》。夏侯湛获悉陈寿的那部比自己所写的“棋高一着”,他赶紧找来认真拜读,看后果然如此。于是他将自己撰写的《魏书》丢入火炉之中。

  《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惜书”如命,每次就读前夕,反复揩洗桌面,吹走灰尘,铺上薄毯,毕恭毕敬把书平铺于上认真阅读。每看完一页,先用大拇指轻轻捏起书边,再慢慢一翻而过,几十年如此,凡他读过之书,毫无褶皱痕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定点扫描”地理指向的文化情怀
读书当向古人习
“段”章 取“议”
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漫 评
衡阳晚报版面十五A15读书当向古人习 2015-11-17 2 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