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雷 昕
本报讯 近日,2015年“慈善一日捐”暨衡阳市“年度企业和个人慈善排行榜”正式启动。
近几年以来,我市慈善事业的发展有显著提高,特别是去年,在总量、单笔金额及参与面上取得了三个突破,总捐款金额达到了1785万元,其中珠江合创集团单笔冠名基金达到了1000万元,王一集团及衡州建设集团等本土知名企业也一直是衡阳慈善事业的鼎力支持者。然而,总体说来,衡阳慈善事业和衡阳大市的地位还不太适应,与全省整体水平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最突出的问题是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对慈善事业的参与度不高。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邓柯指出,要进一步扩大慈善活动的影响力,深入宣传一批为慈善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一步鼓励和奖励慈善义举,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慈善、参与慈善、奉献慈善的崇高风尚。
邓柯要求,要进一步提升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市慈善总会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严格把好募捐、管理、使用三大环节,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资金使用,强化资金监管,打造“阳光慈善”,形成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运行机制。
邓柯强调,要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的参与力,机关事业单位理当率先把“慈善一日捐”的工作抓好;要进一步加强慈善工作的领导力,慈善工作协调小组和慈善总会各成员单位,要把慈善工作作为本单位的一项重要目标任务,切实履行职责,自觉协调配合,形成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副市长陈竞指出,“慈善一日捐”活动不搞强迫命令,但是要积极倡导,不下硬性指标,但是有工作目标,不搞一刀切,但执行有参照。
陈竞强调,今年要把“慈善一日捐”活动延伸到每家企业、每所学校、每家医院、每个社区,各系统和单位要加大宣传发动的力度,确保系统不漏单位、单位不漏个人、城区全覆盖,尤其在企业这一块,要有更大的突破;各单位要把参与慈善活动作为“三严三实”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载体来抓,党员和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亮出风采。发布“慈善排行榜”在衡阳是首次,要“公平、公正、公开”,确保“排行榜”经得起检验。
市老领导、市慈善总会会长蒋勋功指出,第一,慈善工作要进入常态,思想必须要在状态,即社会大众对慈善工作由普遍存在排斥感要逐步转变成认同感,由普遍的怀疑的心理逐步转变到信任和理解的心理,要从“要我做”逐步转变成“我要做”,变成全民的一个自觉性行为;第二,要搞好“慈善一日捐”,既要尽力也要借力。要借宣传造势之力,借榜样激励的力量,借鉴典型的力量。 第三,要使“慈善一日捐”取得成效,就必须要实干,按照自愿的原则发动捐助,要紧盯每个环节,过程不能省,要分解责任、传递压力,对没有覆盖到的地方,薄弱环节,要开出清单,落实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