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苏轼这首用来怀念亡妻的《江城子》,哀婉凄凉,感情深挚,千年以来,感动过无数人,不失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但是我想,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他一定宁可自己作不出这样情真意切的词,也要妻子和他长相厮守。人的一生最宝贵的是生命,和生命一样珍贵的是情感。我们所经历的每个人每件事,都需要我们付出情感去感受,去经历,否则,我们的努力是为了什么?为了一个结果虚耗人生?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永远无法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有些事,很想做,那就去做,不要等待,并不是每件事都经得起等待。
那天傍晚,小麦告诉我:“海平离世了,车祸。”得知这个消息时,我第一次感觉到遗憾比伤心更痛一分。因为我本来可以没有这个遗憾,可最终我还是输给了等待。
海平是我们大学时的室友,六个人本来相处得融洽和睦。渐渐的,海平有些习惯给大家造成了困扰。比如那时她常常很晚回寝室,大家都已上床休息了,可她似乎没有很意识到这个问题,还穿着高跟鞋来回走动。鞋跟敲在瓷砖上的声音,在深夜显得格外恼人。她若早起时,也不顾大家还在睡觉,塑料袋哗哗响,盆子杯子碰撞声此起彼伏。时间一久,大家都很烦躁,可一直也没人抗议。一天下午,大家都没课,于是在寝室聊天,这时,她把头伸出床沿:“你们别吵了行不行,没看到人家在睡觉吗?”这句话点燃了大家积聚已久的怒气,纷纷指责她,她不服气又带点委屈地说:“你们又不说,我怎么知道?”
现在回想起来,也许她是真的不知道,一些在我们看来无需提点的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得到。但在当时的我们看来,她那是狡辩。此后,又发生了她最后一个离开没锁门却不承认的事情,我们彻底孤立了她。寝室活动永远是五个人,买电热水壶等公共用品也是五个人平摊费用,不把她当成一份子。
寝室在大学来说就是第二个家,所以被五位家人忽视是件很难过的事。她渐渐意识到这点,行为上有了不少改观,但我们不为所动。
2009年,我从上海回到学校。因为落下了不少的课程,大家都纷纷把讲义借给我,但难免有不齐全的情况。我记得,她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主动跑过来递给我一份讲义说:“我这里多复印了,你拿去用吧。”我犹豫了片刻,接过讲义,淡淡地说了句谢谢,连个笑脸都没有给她。她仍然很热情地让我有什么需要就告诉她,我没再找过她。
毕业到如今,我经历了很多事,也开始学会成熟,学会容忍很多之前不能容忍的事。我渐渐意识到,自己当初的行为有多么幼稚。我一直在想,什么时候联系上她,和她说声抱歉,好好化解一下当年的误会。虽然这么想,却总认为来日方长,有机会了再说吧。可我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这注定要成为我心中永远的遗憾。
时间很残酷,如流水狂奔不回头,而比时间更残酷的是,不知终点的等待。等待可能基于很多顾虑,但是,有些事情真的经不起等待,等你做好了一切准备时,也许已经物是人非。别让等待成为遗憾。
红尘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