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 (通讯员 唐兰荣 全媒体记者 周琪) 修堤筑坝、除险加固、清淤疏浚……入冬以来,在珠晖区茶山坳镇各村,正抢抓干旱少雨的冬修水利黄金期,持续掀起冬修水利建设热潮,为来年春耕备耕和防汛抗旱夯实基础。
1月4日上午,在黄洲村二组水塘维修现场,两台货车来回穿梭运输石头,两台挖掘机正伸展着“长臂”对水塘进行清淤,施工人员也忙着拌灰浆、砌片石、测量水平,大家分工有序,一幅冬修水利战正酣的画面展现在眼前。“现在是冬修水利的黄金时期,施工人员趁着好天气,加紧施工,再过几天这个水塘护坡就能够全部完工,为来年的灌溉提供便利。”
黄洲村党支部书记资云华告诉记者,这个水塘水面大概有5亩左右,可以灌溉100多亩水田。目前已投资40余万元进行清淤、砌护坡和硬化。
资云华介绍,今年全村已对14口水塘进行了清淤维修,明年还计划对剩下的10多口水塘进行清淤硬化。还有村里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范家垅排灌站也在有序推进。
黄洲村水塘改造工程的施工景象,仅是珠晖区全力以赴冬修水利的一个缩影。当天,在大昌村范家垅河洞塘垅段,这片农田的水渠和机耕道不完善,下大雨无法排水,耕作不便,村民对维修这条水渠期盼已久。该村启动了这条渠道的清淤硬化工程,渠道宽2米,高1.5米,目前已完成400余米的清淤、护砌工作。在周陂庙垅段,也完成了165米的水渠硬化,河道清淤,保证河道水流顺畅,提高河段灌溉能力。
据了解,范家垅河起于大昌村,止于黄洲村八组,河段全长3.4公里,横跨大昌、皇田、古城等3个自然村,是500余亩农作物的“生命之源”,受益人口达到4200人。
近期以来,茶山坳镇统筹安排资金800余万元,重点围绕小水源建设、水渠修复、范家垅排灌站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为抢抓冬修水利有利时机,加大对淤积严重沟渠的清淤疏浚力度,有效解决农业灌溉用水“最后一公里”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