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智慧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 锦
“我是今年国庆搬进这里的,这个小区设计规划合理,建筑质量过硬,环境优雅,配套完善,比以前楼梯房质量、环境好多了。”居住在杨柳立交桥安置小区的拆迁户贺美玲欣喜地告诉记者。
这是我市推进征地安置攻坚,造福百姓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就环资领域重点工作,创造性地与市政府建立会商机制,推动城区征地安置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精选议题,回应民生关切
我市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高速时期,城市建设项目多、征地拆迁量大、安置任务重,由于历史原因、政策调整、资金保障不到位等影响,拆迁安置成为影响衡阳城市建设、干群关系的重要因素。到2022年,城区共有58个安置项目26561套302.2万平方米安置任务没有完成,其中18个项目没有开工,每年因延期安置需要支付的过渡费较大。老百姓通过各种途径,强烈呼吁解决拆迁后的安置问题。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市人大常委会果断将城区安置房建设作为会商的重要议题。
政有所困,我有所为——精准会商,凝聚攻坚合力
市人大常委会与市政府机关职能定位不同,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本着帮忙而不添乱、寓支持于监督中的原则,针对安置房建设过程中的难题,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进行了深入调研,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积极寻找破解的方法,并分别于2022年11月、2023年10月召开会商会,面对面提出意见建议,帮助市政府更好地推动工作。
“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统筹做好安置小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积极引导拆迁群众通过居民自治、聘请专业物业管理公司等方式加强小区物业管理,让拆迁群众住得安心、放心。”市人大代表倪亮亮在发言中说。
参加会商的市人大代表就更好地推进征地安置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针对项目资金缺口问题,建议“要严格执行征地拆迁,严格防止擅自提高赔偿标准;压实安置责任方严格履行资金筹措责任”。
针对部分项目用地、杆线搬迁等较慢问题,建议“各城区要组织精干力量,加快项目的征地拆迁,完善供地用地手续,确保用地合法”。
针对项目水电气等配套不及时等问题,建议市水务投、市天然气公司要统筹组织力量,加快项目配套建设。电力单位要遵守市场规则、行业操守,积极主动做好相关项目施工。
针对团购安置推进不顺的问题,建议积极总结雁峰区、石鼓区货币安置,特别是石鼓区房票安置的有益经验,扎实推进植物园片区等项目团购安置。
………
据统计,市人大常委会在会商中共提出41条建议。
行有所怠、我有所推——常态化督办,促进落实
每次会商后,市人大环资委与市政府有关部门一起形成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下发给相关单位落实。
为确保会商确定的事项落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组织代表视察、联合督办、专题调研等形式,加强监督。在此基础上,今年10月,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市城区征地安置工作报告,并下发了审议意见。
市人大常委会的持续监督,促进安置房建设取得更大进展。去年11月11日首次会商时,全市征地安置房建设仅完成分配1513套,任务完成率为6%。经过一年的努力,三年攻坚任务已完成32个项目,15612套,179.9万平方米,完成率58.8%。实际安置拆迁9300多户、2.8万余人,每年节约过渡费达1.72亿元。今年重点民生安置任务6000套,已完成10282套,完成率171%,极大改善了拆迁群众居住条件。
“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抓好城区征地安置工作的会商,力争到2024年如期实现三年攻坚行动目标任务。”市人大环资委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