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姚永军 通讯员 李钢彪 胡锦程
近年来,市公安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各项部署,发挥公安职能,创新工作机制,打防并举,综合施策,有效防范打击侵害妇女儿童违法犯罪,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日前,市公安局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主动作为,构建联防联动机制
在市委政法委、市妇联支持指导下,市公安局挂牌成立衡阳市女童保护服务中心,在全市公安派出所全覆盖设立反家暴报警点,健全完善家暴类警情接处警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家暴警情“有警必出、出警必处、处置必严、告诫必访、动态排查”要求,对家庭暴力受害人采取有效救助保护措施。
持续深化“护校安园”行动,设立校园周边警务室及治安岗亭339个、“护学岗”1940个,持续保持对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秩序维护和治安环境整治的严管高压态势。全市中小学、城镇幼儿园封闭式管理完成率、专职保安员配备率、一键式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达标率均90%以上。
依托衡阳义警、屋场警务恳谈会、湾村明白人等民力助警新模式,衡阳公安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三联三促”等活动,持续推进平安建设,加大家庭矛盾纠纷和家庭暴力的排查和化解力度,为妇女儿童提供全方位的保护和救助,真正实现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一线。
高压严打,强化打击犯罪质效
衡阳公安以开展打击治理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利剑护蕾”专项行动为牵引,以“零容忍”态度从严从重从快打击侵害妇女儿童的犯罪行为。市“利剑护蕾”工作被公安部通报推介,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王一鸥作出“表扬”批示。
深入开展“打拐”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快速立案、快速侦查、快速反馈”机制,落实线索集中摸排、人员集中排查、DNA等信息集中研判等有效举措,今年发生的2起涉拐案件均及时破获,2名涉拐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归案,解救回被拐人员2名。2020年公安部开展查找被拐失踪儿童“团圆行动”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已帮助74名走失、被拐人员找到家人。
同时,衡阳公安坚持以打促防,针对易受侵害群体、易发案风险部位、易漏管重点行业等实行动态预警,累计发放《公安提示函》272份,积极堵塞漏洞,推动源头治理。对标接待未成年人入住“五必须”工作要求,对旅馆业主、从业人员组织开展法制宣传和教育培训,压实行业主体责任,督促落实未成年人入住强制报备制度,定期通过随机抽查、暗访检查、网上巡查、综合研判等形式开展检查,有效防范在旅馆发生侵害未成年人案(事)件。
制定处理、跟踪回访制度,在接处警过程中发现的家庭矛盾纠纷及家暴类警情,在24小时内向乡镇(街道)、村(社区)通报,联合基层综治力量,落实调解、跟进回访工作。明确联动工作运行模式和职责,全力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升级和二次暴力伤害的发生,确保施暴者不再实施家庭暴力,已发生的矛盾纠纷不激化升级,已调处的矛盾不再复发。
齐抓共管,落实宣传教育工作
秉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原则,衡阳公安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多次组织民辅警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学习,实现了全市公安派出所长反家暴培训全覆盖。派出所“法治副校长”及各业务警种常态化深入全市大中小学校,以“开学第一课”、法制课堂等形式,高频次全覆盖地开展防性侵、反校园暴力、禁毒、反诈等专题宣传。
充分发挥派出所和“一村一辅警”作用,会同教育、水利、卫健、红十字会等部门和基层组织深入开展“防溺水”工作,推动排查整改隐患,对极易发生野泳的河道、水库等重点水域补齐安全设施短板,加强巡防宣教,有效防范未成年人溺水事故发生。为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禁毒宣传教育工作,联合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推动将禁毒知识全面纳入中考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吸引1万余名中小学生参与国、省、市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衡阳战队连续两年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分别夺得二等奖、三等奖。
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公安机关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坚决扛牢职责使命,主动担当作为,对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始终保持“零容忍”“零懈怠”,以打开路、打防并举、综合施策,更加有力有效地维护好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衡阳”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