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邹红辉 通讯员 蒋永红 陈曙霞)“项目从开工到全面建成投产,只用了8个月时间。亲身体验到营商环境的‘温度’‘热度’与‘速度’,感到家乡‘水好’,回来干事‘如鱼得水’。”鼎一科技负责人唐国初告诉记者。零零玖生物科技总经理谭克洪介绍:“企业去年7月签订投资协议,今年3月底完成第一期厂房建设,4月开始试生产,10月出口畅销美国、英国、日本、泰国等30多个国家,预计以后每天能卖6吨酒,月销售额可达6000万元……”
日前,记者走进衡阳县,企业家们对营商环境好评如潮。近年来,该县把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中之重,千方百计栽好“梧桐树”、磨砺“吸铁石”,以一流营商环境蓄积核心竞争力,坚持“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标准,构建“一次告知、一次表单、一次联办、一次送达”工作闭环,打造企业服务“110”品牌,即企业开办1次性受理、1个工作日办好、开办零收费,吸引了一批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前三季度,全县工业税收同比增加9000万元,地方收入位于全市第一方阵,工业用电量居全市第一,新增市场主体数量5484户,提前完成年度目标。
“一流的营商环境就是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是一个地方最核心的竞争力。”衡阳县委主要负责人认为:“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县委、县政府从优体制、增活力入手,努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8月15日,衡阳县正式出台了《关于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三十条措施》,并设立“亲企会客厅”,围绕惠企政策兑现、审批手续办理、要素保障、产业链对接等方面,由县四大家主要负责人与各行业企业代表进行详细沟通;开通线上“有意见、‘码’上提”服务,形成围坐恳谈、“码”上解忧方式与企业“双向奔赴”;设立“企业宁静日”,推行“首违免罚”“综合查一次”“联企同罚”“驻企联络员”等举措,落实“指标长”制度,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办不成事”窗口,完善“1510快处机制”,对同类问题“举一反三”,实现闭环管理。同时,县纪委监委制定《关于衡阳县纪检监察机关护航全县营商环境优化的实施意见》,聚焦全县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惠企政策、政府承诺落实情况,损害营商环境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等“五大重点”,推行百名股长测评;大力开展惠企政策、政府承诺落实情况专项监督检查等“三大行动”,构建问题收集、快建快处、“项目化”监督等“七项机制”,全力护航企业发展。西渡高新区也再加压,制定贯彻落实《关于当好园区企业“娘家人” 提升“母亲式”服务的若干举措》。
投资项目审批环节多、审批时间长,一直是困扰行政审批改革的一大难题。衡阳县委、县政府千方百计“优”流程、提效率,全力推行放权赋能,不仅将《湖南省园区赋权指导目录》中160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下放给西渡高新区,还将原本13项直接赋权事项增加到77项,(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