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邹红辉 通讯员 谭连海)寒露时节,衡阳县大安乡水寺村的油茶种植基地迎来丰收,漫山遍野的油茶树枝繁叶茂,绿意盎然,一棵棵油茶树上挂满了淡红色的茶果,农民们穿梭在油茶林中,忙着采摘……目前,全县新造油茶面积已发展到26.5万亩,低改垦复面积16.7万亩,油茶有效林面积达58.3万亩,年产量达1.58万吨,年产值达20.8亿元,连续3年被列为湖南省“茶油生产大县”。
大安乡位于衡阳县西北部,当地红土壤疏松、深厚、排水良好,各项环境指标都非常适宜发展油茶生产。在荒山上种植油茶,油茶树四季常青,不与粮食争田地。因此,近年来,大安乡围绕创建“油茶之乡”目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整合“兴安油茶”“一一油茶庄园”等企业,以油茶深加工为依托,打造油茶特色文化产业。陆续流转荒山4000亩,种植“湘林”系列无性系高产油茶品种,实现了4年挂果、6年盛产,盛产期鲜果产量每亩达500斤,亩产高质茶油80斤,带动周边40余名村民就业。如今,全乡1.8万亩油茶林连山成片,全长7公里的天子岭油茶生态旅游区游步道项目获批立项,将打造成一条“油旅融合”、绿色发展的致富路。
据了解,衡阳县委、县政府研究出台了《衡阳县油茶低产林改造三年行动实施意见》,设立油茶发展专项资金,推行油茶生产多元化经营模式,探索“以大做小”生产加工模式,引导大型油脂生产企业和油茶种植企业参与茶油生产加工。创新借鉴“电商驿站”模式,依托电商平台,拓展线上销售市场,进行线上线下立体销售,确保油茶产品卖得出、卖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