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许珂) 10月16日,在衡东县石滩乡白依港河道,一台挖掘机正紧张有序地施工作业。随着机械臂不断伸缩与翻转,一铲铲淤泥从河底瞬间转移到了河岸,原本淤塞的河道渐渐通畅。
连日来,小微河流清淤疏浚工作在衡东县如火如荼进行中。
小微河流是最贴近群众生活的水资源载体。衡东县共有大小河流73条,总长度1021.5公里,其中流域面积在200平方千米以下的河流多达68条。由于河道较窄,随着雨水不断冲刷,很多河流不同程度出现了岸线崩垮与“肠梗阻”,淤塞严重,河道过水能力、灌溉能力与防汛能力大幅降低,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针对这一现状,衡东县委、县政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根据河流现状精细梳理,整理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清淤疏浚方案,并制定五年计划,按轻重缓急逐年予以实施。自2021年启动小微河流清淤疏浚工作以来,该县已累计疏浚河道400余公里,清理上岸淤泥180余万立方米。2023年是衡东县实施清淤疏浚计划的第三年,计划疏浚河流27条(段)、165公里,目前已完成工作任务量80%以上,预计10月中旬完成全部疏浚任务。
如今,疏浚后的河流,河面变宽,水体流动性、通透性、有效蓄水能力大大增强,整齐的岸线,清澈的水质,看上去赏心悦目,灌溉面积大幅增加。沿河两岸的村民是小微河流清淤疏浚最直接的红利获得者,在今年雨水较少的情况下,由于灌溉及时,农田不但没有减产,反而获得了丰收。
下一步,衡东县将进一步抓紧抓实清淤疏浚工作,促进水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让全县所有小微河流都能“脱胎换骨”。同时结合乡村振兴与当地人文,打造可用、可观、可赏、可游的衡东特色河流,共同描绘“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乡村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