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邹红辉)寒露时节,走进常宁市曲潭街道义田村张一组居民张文成家,但见其新落成的三层楼房四周庭院,全都种满经济林木,其中柚、橘、柿树上硕果累累。
“这棵柿树,产量有200来斤,每斤可卖6—8元,全部果树总收入可达4万元……”张文成喜滋滋地介绍,邻居老张也利用房前屋后的山地种桃树3亩、脐橙2亩,收入有1.5万元。
近年来,常宁市每年整合扶持资金100多万元,鼓励支持庭院经济发展,全市农村庭院经济年收入1000万元以上,形成“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喜人局面。
常宁市是农业大市,广大农村房前屋后适合经济作物种植。该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多措并举扶持农民在自家种植经济苗木以发展庭院经济,该局采取了“农户自筹+政府补贴”的模式统一采购苗木,对农户发放,近年总计发放柑、橘、柚、橙、桃、李、梨、葡萄等果苗20万株,并组织业务骨干成立果苗种植技术服务队进行技术指导。目前,半数以上农户已利用庭院种养殖,初步形成庭院养殖、庭院园艺、休闲产业、加工业、综合发展等模式,普遍改善了家庭收入状况。
走进板桥镇石塘村,放眼望去,房前屋后的果树郁郁葱葱,一颗颗金灿灿、圆鼓鼓的水晶柚挂满枝头,散发出诱人的清香,小果园总面积达70多亩。当地农民索性集资合股创建了振喜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石刚介绍:“目前,专业种植了90亩水晶柚,今年迎来首次挂果,预计产量6000—8000斤,按市场批发价是8元一斤,预计产值在6万元左右。”
板桥镇主要负责人介绍,全镇农户对自由院落空间利用较好,庭院经济发展来势喜人,推动农民增收较为显著,庭院经济收入年递增10%以上。
在官岭镇太平村白合组,脱贫户罗双喜透露,他家庭院从种植水蜜桃、黄桃开始,现加上周边的山地,已达15亩面积,今年产量有1500斤,可卖到10000元左右。
据了解,常宁市农业农村局不仅免费发放庭院经济苗木,还提供从栽种到施肥、治虫的全程跟踪技术服务,指导果农做好秋培秋管,为丰收打下基础。该局经作站负责人表示,如常宁市按每户种植水果苗木10株算,每年能产生经济效益659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