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许珂) 9月18日,记者从市河长办获悉,1—8月,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巡河85238次,推动解决河湖问题10789个,全市河湖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群众充分享受到生态红利。
我市高度重视河长制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第9号总河长令,持续压实河长责任,有力推动河长制工作持续走深走实。为进一步提升河湖管理能力,我市建立重点水域专业化保洁机制,积极推进政府统一购买服务的专业化保洁模式。市主城区拿出370万元用于108公里的河道保洁,全市乡镇河道均按要求落实巡查保洁员、聘请保洁员1760名,确保河道保洁全覆盖。我市积极探索建立智慧河湖监管体系,将无人机巡查技术运用到河长制暗访督查、涉河建设项目检查,对重点河道实施加密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目前全市共配备无人机21台、无人机操作人员39人。
涉河问题的核查整改是河长制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我市着力在治水常态化、长效化上下功夫,扎实推进涉河问题整改。目前,省总河长会议交办的2个涉河问题均已整改到位,省级河长巡河、省河长办暗访交办的3个涉河问题已按时限要求完成整改2个;全力开展河湖卫星遥感图斑核查,水利部交办我市的4986个河湖图斑问题,省级审核通过3870个;加快推进河湖名录复核,今年全市计划需完成500条河流名录普查,现已完成60条水普内山区河流和180条水普外山区河流的复核工作,并录入水利部系统,达到省厅要求进度。
小微河流是农业灌溉的主动脉,是水库输送灌溉用水的重要通道。自2021年启动小微河流清淤疏浚五年行动计划以来,我市累计完成小微河流清淤疏浚2200公里,全面畅通河流“毛细血管”,充分发挥小微河流抗旱保灌和生态效应。今年,我市创新开展小微河道清淤疏浚,计划实施小微河道清淤疏浚1303公里,将有效解决一大批事关民生福祉的急难愁盼河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