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8月15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南山背村:
村民通过文旅产业过上好日子

  车驶入雪峰山脉腹地,沿盘山公路蜿蜒而上,随着海拔的抬升,山间吹来的微风愈发清爽。不知转过多少个山间弯道后,有一排排绵延如带的梯田跃入眼帘,独具瑶家特色的屋舍散布其间,这就是湖南省溆浦县葛竹坪镇山背村。

  山背村地处群山之中,居住着瑶、汉两个民族。千百年来,勤劳的当地百姓打造了壮观的梯田,梯田从海拔300多米一直铺展到1400多米的山上。

  独特的地形却也给山背村百姓带来致命风险。“山背村历史上曾因雷击致人伤亡,外地人都把我们村叫作‘雷击村’。”山背村党支部书记唐世敦说,为了躲避雷击,山背村的百姓往往“一到下雨天就不敢用电”。

  为彻底解决雷击伤人的隐患,当地政府持续推动开展了三期防雷工程建设。目前,由区域防护装置、应急避险亭、民居避雷带、浪涌保护器等组成的雷电防御体系全面建成。

  安全有了保障,发展也迎来了“雨后晴”。近年来,当地引入旅游开发公司,依托山背村的自然资源和农耕文化大力发展文旅产业。

  “有不少外地游客来山背村避暑,我们的客房早就被订满了。”湖南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舒建东说,文旅产业的发展,不仅让70多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还促进了农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每年组织的农耕文化节都能吸引不少外地游客参加。

  山背村的这一支瑶族部落,因擅长挑花技艺,也被称为“花瑶”。在山背村的花瑶挑花传习所里,当地挑花技艺传承人奉寨妹正在向游客们演示着挑花的手法,只见奉寨妹的手腕翻转间,针线如行云流水,不一会儿,一只水牛的图案跃然而出。

  “从前挑花只能给家里人做衣服,没有赚钱的路子,我们很多年都是以种地为生。”奉寨妹说,现在来村里的游客多了,不少人会买一些带回去,传习所还开发了茶杯垫等产品,深受游客欢迎。

  “随着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2014年之前村里人均年收入只有2300多元,现在已经达到约1.5万元。”唐世敦告诉记者。

  不久前,村民胡其松在自家老屋旁盖起了一栋三层小楼。这些天,胡其松一有时间就会跑到楼上收拾房间。“除了自己住,剩下的房间我准备用来开民宿,等上山的索道修好了,游客下了高铁就能乘缆车上山,来的人一定会变多,民宿的生意不会差!”胡其松笑着说道。

  交谈间,胡其松捧出自家栽种的李子给记者品尝。用清冽的山泉水简单清洗一番,一口咬下,酸甜可口。甜蜜,也是胡其松对生活的新期待。(据新华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简化新车注册登记手续 便利一站办理新车上牌
最高法发布司法解释 明确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定罪量刑标准
村民通过文旅产业过上好日子
“有爱无碍”,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即将施行
施工告示
下列证件 声明作废
衡阳日报版面七A07村民通过文旅产业过上好日子 2023-08-15 2 2023年08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