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6月29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文化报6月16日报道——
原创民族歌剧《八百矿工上井冈》: 以文艺精品传承革命文化赓续红色血脉

  5月23日至24日,原创民族歌剧《八百矿工上井冈》经过重新回炉、精心锻造,以全新的面貌亮相第五届中国歌剧节,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该剧由湖南省常宁市歌舞剧团创作排演,是湖南常宁代表性红色经典歌剧、湖南省唯一选送剧目、全国唯一一个入选的县级剧团剧目,最终荣获第五届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奖”。


  真实再现波澜壮阔的工运历史


  1922年,水口山工人大罢工震惊中外,这是中共湘区委员会直接领导的中国工人运动的一次壮举。歌剧《八百矿工上井冈》正是再现了宋乔生、耿飚等革命先辈领导水口山工人奋起反抗,开展革命斗争的那段红色历史。

  该剧以抒情性、描述性的手段将宏大的革命历史场景、人物内在的情感交集,朴实深情地、深层次地表达出来。张弛有度的节奏、浓缩的剧情、精练的台词、精致的舞美,以及演员们的精彩演绎,让观众仿佛置身革命斗争现场,在气势恢弘的革命斗争中感受到民族大义、家国情怀、革命精神。同时,剧中激烈的矛盾冲突,令人感动的人物关系、故事情节和可歌可泣、恢弘壮丽的历史场景,更是让观众难以忘怀。

  该剧原创主题曲《一条大路长又长》将整部剧目推向了高潮。二重、三重和四重唱,包括与合唱形成边缘化的多重声部的“混合唱”,形成了立体化、多层次的表达人物与戏剧情节发展的歌剧化场面。当声乐艺术与戏剧艺术完美相结合,台上台下产生情感共鸣,观众沉醉其中,歌声、乐声、掌声此起彼伏。

  汇聚多方力量铸就   常宁红色文艺精品

  据了解,《八百矿工上井冈》从剧本打磨到服化道筹备,再到排演,共耗费了6年时间,让县级剧团登上了中国歌剧节舞台。国家二级演员、常宁市歌舞剧团团长陈少辉表示,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我们几代常歌人的夙愿”。

  为更好地以艺术形式再现历史,《八百矿工上井冈》还邀请了常宁市歌舞剧团原团长、国家一级作曲陈经荣作曲、配器、指挥。创作过程并不容易,正如陈经荣所说:“反复推敲打磨,才有了最终的成果。”

  《八百矿工上井冈》一经推出,深受线上线下观众喜爱,引发了各界热议与好评。


  坚持创作创新   擦亮“常宁歌剧”文化品牌


  常宁市歌舞剧团始建于1936年9月18日,原名“湖南抗敌演剧第三分队”,后改为“九一八剧团”,其历史悠久,本身就带有红色血脉。常宁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该剧团能经久不衰、青春焕发,靠的是正确的服务方向、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艰苦奋斗的传统。

  近一个世纪以来,常宁市歌舞剧团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与时俱进,紧扣时代脉搏,紧密配合党政中心工作,以艺术创新为突破口,以面向基层为己任,先后移植创作排演了政治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剧(节)目几百部,如《江姐》《洪湖赤卫队》《杜鹃山》《党的儿女》《那山那水那人》《一盆热水》《塔山青青》《瑶寨情》《夏明翰》等,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级汇演各项大奖,塑造了不同时期的革命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繁荣了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此外,剧团每年都创作一批贴近时代、贴近人民的新剧,坚持每年完成100多场惠民演出的任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持续『吸睛』!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强势聚焦 常宁民族歌剧《八百矿工上井冈》
一个县级剧团 何以登上“国家级殿堂”?
原创民族歌剧《八百矿工上井冈》: 以文艺精品传承革命文化赓续红色血脉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原创民族歌剧《八百矿工上井冈》: 以文艺精品传承革命文化赓续红色血脉 2023-06-29 2 2023年06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