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吴帅)“房子重新进行了加固,解决了安全隐患,现在住下来安心多了”。6月20日,石鼓区易赖街150号的居民刘吉院站在自家门口,看着修缮一新的自建房,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65岁的刘吉院是一位残障人士,所住的自建房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建筑面积66.3平方米,共2层,房屋整体为砖木结构,上层住着一家老小,下层经营着一间快餐店,属于典型的“下店上住”经营性自建房。虽处在人流密集的街区,但由于店面年久失修,环境堪忧,小店的生意并不理想,全家每月也仅靠低保救助金维持生计。
去年,石鼓区住建局在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中发现,刘吉院的房屋存在木制楼板老化严重、墙体出现裂纹等安全隐患,后经第三方机构鉴定,最终确定该房屋为D级危房,但处在可进行加固修缮范围。同年9月,在所属街道及社区的帮助下,刘吉院开始对自家的房屋进行修缮,不仅用钢材对房屋进行了加固,更将店面及住房墙体修缮一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历经数月,刘吉院家的修缮工作顺利完成。
如今,在修缮一新的店面里,摆放着崭新的空调、桌椅等家什,刘吉院也正打算着将原来的快餐店改行经营。在刘吉院看来,这次修缮不仅仅消除了困扰自家数十年的安全隐患,也让自己的未来生活充满了希望。
据悉,截至目前,石鼓区已排查自建房7914栋,其中经营性房屋459栋、非经营性房屋7455栋。按照“改、停、封、拆”的处置要求,该区对判定存在安全隐患的自建房进行了重点管控整治,目前隐患整治库5795处隐患已全部完成整治销号,一大批如刘吉院这般身处“危房”的群众圆了自己的“安居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