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周瑞华 通讯员 曹莉娜)联合“会诊”、按需“开方”、综合“补钙”,仅2022年就核增基层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编制89个。近年来,常宁市委编办通过优化编制资源配置,保障基层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编制,力促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
随着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其服务人口、医疗业务等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编制亟待调整。常宁市委编办联合卫健部门对乡镇(街道)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实地调研,摸清现阶段基层医疗机构运转方式、业务量、人员配备等情况,针对普遍存在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年龄结构偏大,难以满足基层群众医疗需求等问题,指导医疗卫生机构优化编制资源,盘活存量资源。该办精准施策,按需“开方”,认真落实相关政策要求,重新核定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2022年核增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事业编制89名,并严格按《衡阳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控制使用编制办法(试行)》规定,预留一定的空余编制,优化了基层医疗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防疫体系保障效能。同时,该市对公立医院在编制上予以重点保障,严禁挤占挪用,在编制范围内实行应招尽招;设立高层次人才编制管理专户,实行动态管理,统筹部分空余编制使用,建立事业编制“人才编制池”,为各公立医院引进高层次人才打造绿色通道,满足了公立医院人才队伍建设需求。2022年,该市通过人才引进,引进急需紧缺人才8名。
为解决专技人员断层问题,该办全力做好医疗卫生机构医护人员公开招聘、人才引进及系统内部人员调整用编需求,通过综合“补钙”强健队伍“筋骨”。2020年,常宁市医疗卫机构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196人,填补了该市医疗卫生机构近10年没有补充专业技术人员的空白。今年来,对在抗疫一线表现突出、免试直接考察进编的医护人员,该办积极配合办理入编手续,支持配合卫健系统每年做好定向培养计划,在编制限额内申报公费培养本科医学生计划,缓解了医技人员招聘用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