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6月16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卫星“排座” 送乘客“下车”……
长二丁这样一箭送41星上天
6月15日13时3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6A星等41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批卫星主要用于提供商业遥感服务及相关技术验证。■新华社发

  6月15日下午,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6A星等41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怎样拥有如此“大容量”?又如何保障搭载卫星的安全稳定?

  执行本次任务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的常温液体二级运载火箭,具有“可靠性高、经济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可支持单星、多星并联、串联、搭载等多种形式的发射需求。其太阳同步圆轨道运载能力可达1.3吨(轨道高度700公里)。

  一次性将41颗卫星安全顺利送入轨道,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卫星在整流罩内的布局问题,不仅要保证卫星“坐得下”,还要“坐得舒服”。

  为此,八院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研制团队充分梳理卫星的结构、任务需求,充分挖掘潜能,优化布局设计,采取“38颗卫星壁挂+3颗卫星侧壁”的布局方式,成功给41颗卫星找到安全舒适的位置。

  卫星的“座椅”由多星适配器和下方锥形支承舱组成,为便于星箭联合操作,约4米高的多星适配器分成上下两个中心承力筒。其中,38颗卫星绕中心承力筒按列布置,并保证星与星之间的安全距离。如此一来,多星适配器“座无虚席”,但如果为了新增“座位”而一味增加承力筒的高度,卫星在飞行阶段将会面临难以承受的“振动”和“颠簸”。

  为了让41位卫星乘客畅享舒适飞行体验,型号团队有效利用整流罩内的空间,让适配器下方的卫星乘客挪了挪“脚”,在支承舱上开辟出3个“专座”,成功让41颗卫星顺利“上车”。虽然“座椅”的形式比较新颖,但采用的都是优质部件,有力保障了此次任务的安全性。

  卫星数量越多,分离出去后在轨道飞行碰撞的风险就越大。确保卫星乘客安全顺利“下车”,按照规定分离方向和速度精准入轨是圆满完成此次任务的关键。

  为了避免卫星在“下车”时出现拥挤碰撞的情况,研制团队巧妙设计“落客方案”,让卫星依次有序进行分离。总体设计团队将筒状多星适配器上的38颗卫星每一层分为一组,共6组,下方支承舱上的3颗卫星作为第7组,卫星按组进行依次分离。此外,本发火箭还配套了10个反推火箭,通过开启反推火箭拉开每组卫星之间的距离,保障了彼此之间分离的安全性。

  本次发射的吉林一号高分06A星等41颗卫星由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可以获取高空间分辨率对地观测遥感影像,为用户提供业态分析、区域普查等遥感信息服务,同时为国土资源、矿产开发、智慧城市建设等行业提供遥感数据服务。

  (据新华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抓好关键期各方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毫不放松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以深化拓展实际成果彰显主题教育成效
长二丁这样一箭送41星上天
我国水稻广谱抗病 基因研究取得进展
下列证件 声明作废
城市增“绿”几分,要请百姓打分
迁坟公告
衡阳日报版面七A07长二丁这样一箭送41星上天 2023-06-16 2 2023年06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