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注意,不同年龄儿童存在不同的溺水发生高危地点。1—4岁:脸盆、浴盆/浴缸、室内水缸;5—9岁:水渠、池塘、水库;10岁以上:池塘、江河、湖泊。而且要注意关于溺水的三个误区。
误区一:溺水后都会大声呼喊
溺水总是悄然发生的!溺水者往往想呼喊却发不出声音,特别是孩子。有的孩子在泳池中溺水,看起来却像是“趴”或“站”在水中发愣。而此时孩子可能已意识模糊。
误区二:游泳圈可以很好保护孩子
没有任何设备可以替代成人的监护!当游泳圈在水的推动下突然翻过孩子的头或是游泳圈突然漏气时,可能引发溺水。
误区三:会游泳就不会溺水
不能放松警惕!水下很危险,特别是水库、池塘、河流等野外水域。腿部抽筋、身体疲劳、空腹等也会导致无法正常游泳,从而溺水。
溺水状态不同
急救措施也不同
从临床经验来看,5分钟内进行及时有效救治,生还比例高达50%以上;6分钟后死亡率则直线上升;10分钟以上脑死亡概率达到100%。
1.如果溺水者清醒:安慰陪伴,注意保暖,必要时去医院观察;
2.如果溺水者昏迷但有呼吸,胸腹部有上下起伏运动:将溺水者侧卧,开放气道,清理口鼻异物,等待急救车到来;
3.如果呼叫溺水者无反应,5—10秒内胸腹部没有上下起伏运动则心脏骤停已经发生:马上开始心肺复苏。先给予5次人工呼吸,随后30次胸外按压。继续以30次胸外按压,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持续施救一直到患者有了反应和呼吸,或急救人员到达。
切记:窒息缺氧是溺水者心脏骤停的关键原因,应优先人工呼吸,再胸外按压。
对溺水者控水要注意细节
1.清醒的溺水者或昏迷但呼吸脉搏尚存者:溺水时间比较短,肺内根本未吸入水或者仅吸入很少水,没必要控水。
2.溺水心脏骤停者:控水造成心肺复苏延误,同样增加误吸,增加死亡率。重要提醒,溺水之后人无法呼吸,本质上造成生命危险的原因是缺氧,当务之急是恢复氧气供应。
3.只顾排水容易错过心跳骤停最佳抢救时间。“倒挂控水”等方法不仅无法排出肺内的水,还可能把胃里的食物弄进气管,进一步增加阻塞呼吸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