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伍施施 图/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许珂
“我们是到了世外桃源吗?”近日,在驻村第一书记董杨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衡阳县板市乡民康村冷公塘村民小组,宽敞整洁的沥青路面、充满野趣的篱笆花园、修葺一新的独栋民宅……望着眼前的一切,记者不禁发出感慨。
此时,六旬村民刘华爱刚从菜园摘菜回来,看到记者在参观他们的“新家园”,立即招呼大家在屋场前的休闲椅上落座。一阵寒暄后,刘华爱指着周边的环境和记者拉起了家常,“你们不晓得,这里以前完全不是这样的,水泥路边上全是泥巴,我们这一片都是老房子,其中有一栋还是危房,卫生差得很。”
“如今已经大变样了!”董杨云接过话题,“这样的变化要从去年村里推进‘秀美屋场’建设开始说起。”去年,民康村响应全县建设“秀美屋场”的行动,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群众参与度高的冷公塘村民小组作为“秀美屋场”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秀美屋场”的建设直接面对的是村民,并非所有村民都有同样的认识。刘华爱记得,当时消息一传开,大家炸开了锅:没有钱,要怎么搞?“特别是何林那一户,因为他们一家人都在外地工作,房子没人管,都成了危房。他不想拆房子,一时间也没钱重新修建。”
这个时候村里乡贤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民康村充分发挥本村企业、乡贤建设家乡的热心与热情,实行“能人出策、勤人出力、贤人出资、群众支持”,鼓励自愿筹工、筹劳、筹资,推动共谋共建共管共享。
家住冷公塘村民小组的何军,去年被选为村委委员,他还有多重身份,既是市人大代表,又是村里企业“鸿康纸塑”的负责人。在“秀美屋场”的建设中,他义不容辞成为了“牵头人”。“回想起来,觉得一切也没有那么困难。”何军说:“多点耐心、多点细心,村委、乡贤带头走在前面,乡亲们的眼睛是雪亮的。”
在推进“秀美屋场”的建设中,村委组织党员们上门入户、电话连线,一户一户地做思想工作,乡贤们众筹资金,修建屋前小路和庭前花园。随着“秀美屋场”建设的火热推进,群众看到房前屋后的变化后,也自掏腰包将自家楼房按照统一规划修葺一新。
看到乡邻的行动后,何林也坐不住了。他不愿拖大家后腿,咬咬牙筹到建房款,也加入到“秀美屋场”的建设中。房子重新修建后,今年“五一”,他带着家人从外地回来了。“现在,他买了一辆新能源电动汽车,红红火火地做起了‘滴滴’司机。”
“乡村振兴为村民而兴、乡村建设为村民而建。”驻村一年多以来,董杨云见证了村里的变化,也更加体会到乡村振兴的真正内涵。“示范屋场建成后,每到周末总能吸引不少周边的村民前来参观。但这仅仅只是开始,逐步以点带面、串珠成链,让全村都‘美起来’‘靓起来’才是美丽村庄该有的样子。”
在董杨云眼中,更令人欣喜的变化是——在“秀美屋场”的建设带动下,村民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更高了。“去年,村里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全乡一枝独秀;集体经济方面,甲鱼孵化养殖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越来越壮大,获得了建设银行230万元的集体经济授信;农业方面,涌现了一批自主创业的浪潮,现有农业企业3家、特色种养专业合作社8家;工业方面,以“鸿康纸塑”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呈现蓬勃发展之势,越来越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一个环境优美、产业强盛的民康村呼之欲出,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