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亚华
“身材高挑的美人蕉连片挺立在河滩水岸,远观如云似霞,花开浪漫。”6月6日,家住悦江湾附近的汪女士独自一人来到蒸水南堤散步观景。她兴奋地告诉记者,这里的风景很美,空气也很清新。她掏出手机,时而贴近花叶拍特写,时而登上高坡,俯瞰生态“花廊”摄录全景,夏日蒸水风光带鲜花缤纷、多彩迷人。黄灿灿的金鸡菊尚未凋谢,花色艳丽的美人蕉“接力”燃情绽放。诗意栖居,汪女士内心涌动着幸福感。
蒸水南堤十里江湾段,曾几何时,荒坡路遥,野草丛生,鼠蛇出没,如今,这里成了市民、游客赏花游乐的特色网红打卡点。抬头见绿、低头有花、远眺是景,春天的桃花、夏天的合欢、秋天的金桂、冬天的腊梅……一年四季,江堤河岸一路繁花、令人欢愉。
如何实现滨江水岸蝶变重生,四季见彩?展现绿美雅致风景,有何鲜为人知的秘诀?记者决定前往沿江风光带一探究竟。
培育“花宝宝”
“试验田”里探新路
6月6日清晨,天清气爽,记者跟随着市沿江风光带事务中心绿化维护科袁伟宏科长的脚步,来到蒸水西堤“试验田”,贴近观察新栽植的花卉苗木的生长情况。
记者现场发现,这片“试验田”位于蒸水风光带潭衡西高速公路桥下游300米处,占地约6000平方米。在这片“试验田”中,新变化每时每刻都在悄然发生。
袁伟宏脚踩松软的泥土,掏出卷尺,反复丈量着幼苗的长短。“这株黄花20天生长了1厘米,长势良好。”近段时间,他每天都要去“试验田”进行观察。他告诉记者,他率领的技术团队时刻紧盯着眼前新栽植的果木花草,观察着细微变化。为了让城市公共滨江空间园林绿化景观更具有吸引力,植物的花卉品种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提质升级。
守护“试验田”5年的“护花使者”、63岁的谢永生说,这里不光是花卉的“试验田”,也是果树的“育婴房”,为满足市民群众赏花观果的需求,还栽植了蜜柚、红心柚、沙田柚、金钱桔、杨梅、枣树等果树,第一年栽植要进行疏果剪枝,以便来年长势更好。
“月季是衡阳的市花,大花月季花色丰富、朵大色艳,有望成为扮美滨江的‘当家花旦’,明年将大面积推广种植。”袁伟宏说,“试验田”培育的“花宝宝”,成熟一批推出一批,必须把核心的栽培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闯出一条适合滨江特色的全新路径,让“三江六岸”开满“衡阳花”。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