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看好农民的“钱袋子”,理好农村集体经济的“家底子”,守好农业的“命根子”,管好涉农项目资金审批分配的“印把子”……今年2月27日,全省启动“三湘护农”专项行动以来,衡阳市纪检监察系统闻令而动,各级纪检监察干部从机关“下沉”农村田间地头——~~~
2023年05月31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好农民的“钱袋子”,理好农村集体经济的“家底子”,守好农业的“命根子”,管好涉农项目资金审批分配的“印把子”……今年2月27日,全省启动“三湘护农”专项行动以来,衡阳市纪检监察系统闻令而动,各级纪检监察干部从机关“下沉”农村田间地头——
咱村里来了群“护农人”
衡阳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常宁市新河镇高朋村就“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工作成效开展屋场恳谈会。
衡阳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耒阳市哲桥镇督导“三湘护农”工作开展情况。
石鼓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角山镇前进村向村民了解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衡山县纪委监委“三湘护农”专项督查组与农户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收集群众在春耕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衡南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车江街道铁市村了解高标准农田项目质量和后期管护情况。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易成章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良苗怀新。

  “请问你们村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专项整治成效怎样?”

  “老乡,你今年购买的农资质量如何?”

  ……

  从今年春耕开始,蒸湘大地,广袤农村,“三湘护农”人悄然出击。

  明察、暗访,监督、办案,建章、立制。在农资门店、田间地头、线上线下……全市各级纪检监察干部从机关“下沉”农村,“三湘护农”专项行动步稳蹄疾。一批“蝇贪”栽了,一批制度“补丁”打起来了,老百姓手中的“饭碗”端得更牢了。


  到农村去,到田间地头去


  令起2月27日。当天,全省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在全省启动“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坚持以查办案件开路,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衡阳极速响应!

  2月28日,市委书记刘越高对全市开展“三湘护农”工作作出批示。

  3月2日、3月8日,刘越高两次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进行专题研究,对“三湘护农”方案进行审议。

  3月6日,市纪委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三湘护农”,确定了“五个一”工作,为接下来的具体行动奠定基调:即召开一次部署会、通报曝光一批典型案例、起底一批问题线索、查处一批重点案件、完善一批规章制度。

  3月10日,全市“三湘护农”工作部署会召开。此次会议正式向全市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发出信号:“三湘护农”,到农村去,到田间地头去。

  挂图作战,压茬推进。在部署会上,解读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明确成员单位职责,确定责任部门、时间节点,构建全程整治“闭环”体系。目前,市本级和各县市区,以及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均制定了工作方案,组建了工作队伍,召开了工作动员部署会。

  专项行动的目标和重点也非常明确:紧盯农民的“钱袋子”,督促开展惠农补贴资金突出问题整治;紧盯农村集体经济的“家底子”,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铲除农村腐败现象滋生土壤;紧盯农业的“命根子”,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有效防止基本农田“非粮化”;紧盯涉农项目资金审批分配的“印把子”,严肃查处涉农项目资金分配、使用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时间明确,人员明确,任务明确。护农路上怎么干?身子沉下去,办法想出来……


  “码”上办,马上办


  要做到令行禁止,专项监督是最直接而有效的手段之一。

  刘先生是衡南县云集街道响鼓岭村人,得知组里一块集体土地不明不白地被种上树。然而关于这块土地,组里既没有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也没有签订土地流转合同。

  他想起此前村里的监督服务微信群中有人说全县正在推行“‘清’易通·‘码’上办”服务,上面有“纪委书记‘码’上查”二维码,便试着扫码反映相关情况。

  不到一个小时,刘先生就收到衡南县纪委监委的响应。经过衡南县云集街道纪工委核查后发现,原来是刘先生所在村民小组组长李某擅自决定,将组里约三亩集体土地平整后,用于为村民小组建果树苗圃。云集街道纪工委对李某进行了批评教育,责令其停止施工,待征得群众同意、完善相关手续后才能施工。

  衡南推行的“码”上监督,可谓让“三资”监管有了“千里眼”。其他各县市区纪委监委也各显其能,让监督“零距离”“无盲区”,助推“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平稳有效推进。

  耒阳市纪委监委推行“一月一专题”监督模式。通过每月明确监督工作重点、监督方式等,统筹该市各级纪检监察力量,精准开展靶向监督。

  常宁市全面推行“清廉湾村明白墙”“阳光村务公开栏”“三务公开微信群”等小妙招,对村(居)“小微权力”实行清单化管理。

  蒸湘区纪委监委从不同领域选取20人担任村务监督员,进一步推动监督深入基层、直插末梢,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表达诉求。

  ……

  花式监督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参与基层监督的热情,更有效地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当然,面向“三农”的工作,必须做到心中有情、脚下有泥。开展好“三湘护农”专项监督,必须到一线去,到田间地头去,听民声、察民情、访民意,将问题收集在基层、化解在基层。

  “老板,请出示一下店里的资质证明,我们需要查看种子的经营备案、证件是否齐全。”

  “春耕生产物资储备如何?打算种多少亩早稻?惠农补贴款收到没……”

  同一片开阔的田地,仅一埂之隔,一边种满了水稻,长势喜人;另一边杂草丛生,一片荒芜。这里有何蹊跷?耒阳市“三湘护农”专项督查人员在路过余庆街道南桥村时,敏感地察觉到这一情况,迅速上报。耒阳市纪委监委又立即将问题交办。问题最终得到妥善解决,荒废的农田被补种上农作物。

  今年开春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干部把“办公室”搬到农耕一线,在农资销售市场、在水渠边、在田埂上……从小切口入手,与农民面对面,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惠农补贴政策落实、耕地“非农化”和基本农田“非粮化”整治等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


  要“找漏洞”,更要“打补丁”


  点的突破是“标”,面的规范才是“本”。

  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专项行动既要“当下改”,更要“长久立”。“要强化点上突破和面上治理,牢固树立办案、整改、治理和办案、监督、警示一体贯通的理念,对专项行动中发现的体制机制问题和制度漏洞,要及时下发纪律检查和监察建议书,打好制度‘补丁’,做到举一反三、建章立制、源头治理。”

  “你们村低保档案还存在管理不规范的地方,动态管理不及时,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名单未按月进行公示”……

  5月中旬,珠晖区东阳渡街道荷曙村进行了“驻场解剖麻雀”式自查自纠。解剖的“麻雀”是“惠农补贴资金”,区纪委监委和区财政局联合驻场检查指导。

  “驻场解剖麻雀”式工作方法,是珠晖区纪委监委在“三湘护农”专项行动中的新探索。

  驻场检查组将检查情况形成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和检查报告,及时将自查自纠中发现的问题上报。到目前为止,珠晖区“驻场解剖麻雀”式自查自纠工作共检视查摆问题35个。其中涉及惠农补贴资金方面问题6个,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问题27个,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方面问题2个。

  同时,该区以“驻场解剖麻雀”中发现的问题为切入点,剖析典型问题,举一反三推动问题单位查漏补缺、落实整改、建章立制。目前已推动立行立改问题28个,正在整改问题7个。

  “点”的突破是为了更好地促“面”的规范。与珠晖区做法类似的还有衡阳县。

  自开展“三湘护农”专项行动以来,衡阳县共查处涉农领域案件15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5人。但衡阳县并未止步于此。

  衡阳县还出台了《村级集体资金管理办法》《村级小微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性文件,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集体资金管理。

  5月初,记者在库宗桥镇华山村村部会议室见证了田间渠道项目招投标。该村邀请县纪委监委、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代表全程参与招投标监督。“村级集体资金管理‘阳光操作’,村民心服口服。”旁义组党员村民代表左龙飞说。

  放眼全市,纪检监察部门对专项行动中发现的体制机制问题和制度漏洞,着力督促、推动打好制度“补丁”,持续释放和放大监督效果。

  市乡村振兴局联合市财政局下发了《关于开展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政策落实情况市级复查的通知》。衡南县印发了《衡南县耕地抛荒责任追究办法》(清办〔2023〕9号)等4个文件。祁东县委常委会研究通过了《祁东县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的意见》《祁东县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规定》。

  通过打好一个个制度“补丁”,让全市“三湘护农”专项行动达到标本兼治效果。


  “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


  “我是黄沙湾街道松木村的村民,我要举报组干部伍某利用职务之便,侵占老百姓的农田直补金,这种行为太恶劣了,请纪委为民做主。”吴女士愤怒地向石鼓区纪委监委的工作人员举报。

  接到举报后,石鼓区纪委监委立即安排街道纪工委组织人手进行调查核实。通过询问相关人员、查阅村集体账目、调阅被举报人银行流水等方式,调查人员发现伍某存折中存在本应属于集体所有的农田直补资金2700余元。最终,伍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被非法占有的集体农田直补资金得以退还。

  以查办案件开路,强力护航乡村振兴。“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这是市、县、乡三级纪检监察部门统一理念。全市紧紧扭住四个方面重点问题线索,做到问题不查清的不放过,责任人处理不到位的不放过,问题整改不彻底的不放过。

  衡阳县关市镇梅麓原村干部文某以帮助村民申请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为由,索拿“好处费”1.1万元。该案被衡阳县纪委监委查处,文某受到开除党籍处分,违纪资金被全额追回。

  衡南县三塘镇龙头岭唐酒铺组周某挪用该组征地补偿款47.39万元、青苗补偿款1万元,用于归还个人债务和家庭日常开支。周某受到开除党籍处分,被衡南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违纪资金全部予以追缴,并退还给群众。

  衡东县荣桓镇原山塘村7组组长向某挪用本组土地使用补偿款99.4258万元,给他人用于营利活动。在衡东县纪委监委查处后,向某被开除党籍。

  在严的主基调下,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敢于“亮剑”,一批“蝇贪蚁腐”现形栽了跟斗,强力释放“不敢腐”的震慑。

  据悉,“三湘护农”专项行动以来,全市紧盯涉农领域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疑难复杂的问题线索,采取“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集中攻坚,共立案273件,留置10人,移送司法28人,给予党纪处分251人,给予政务处分44人,组织处理169人,通报3起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问题典型案例。

  “专项行动不是一阵风,更不是为了应付考核,而是要真发现问题、真解决问题、真化解矛盾,将监督成效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每个步骤都要环环相扣,每项任务都要明确具体时限,确保常抓不懈,干一件、成一件,不达目的绝不收兵。”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咱村里来了群“护农人”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咱村里来了群“护农人” 2023-05-31 2 2023年05月3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