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据悉,鼓励激励机制包括选拔重用、评先评优、考核奖励3个方面。根据规定,在选拔重用、职务职级晋升时原则上优先考虑个人季度考核排名在前60%以内,且一年内平时考核被评为“好”等次1次及以上的干部职工。在各项评先评优活动中,优先考虑个人季度考核均在 “较好” 及以上,且一年内平时考核被评为 “好”等次1次及以上的干部职工。
容错纠错机制主要涵盖两种情况。一方面,及时纠错改正,免除相关责任或从轻、减轻处理。与此同时,对于默默无闻埋头干事,同时实绩不好量化、不好体现的干部职工,以及有担当、负责任,敢于较真碰硬、不怕得罪人的干部职工,即使季度考核排名在后40%,组织也要重点关注培养,并为其负责担责、容错纠错、撑腰鼓劲,其提拔重用不受影响。
“一些同志苦干实干、能干会干,工作成效也特别突出,这种同志就要重点培养;一些同志因为各种因素得罪了人,但又确实敢闯、敢试、敢于斗争,那么关键少数的领导就要容错纠错,为他们撑腰,让想干活的同志放心、放手去干;对于个别‘躺平’的同志,要通过谈心谈话,引导他们积极上进……”市政协领导指出,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追责问责机制,可以使选人用人真正出于公心、注重公认、体现公道,将推进干部职工能上能下,重点是解决能下的问题,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
“两力两率”:着力打造坚强的战斗堡垒
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两力两率”评比办法,是通过不断增强机关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着力打造战斗力、执行力、问题解决率、群众满意率(简称“两力两率”)都过硬的坚强战斗堡垒,推动市政协履职重点工作落实落细。
评比对象为市政协办公室党支部、市政协专委会党支部,将围绕战斗力、执行力、问题解决率、群众满意率四个维度,通过上级组织评价、支部内部评价、群众随机评价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评比工作由分管党的建设工作的市政协党组成员和秘书长牵头,机关党组成员和相关负责同志参与。
“问题解决率是指坚持党建引领,市政协党组、市政协机关党组交办的重点、难点工作攻坚落实情况;坚持问题导向,大兴调查研究,谋实招、求实效情况……”“群众满意率是指服务保障委员履职情况;解决群众关切情况;执行落实民主集中制、谈心谈话、联系服务群众等制度情况。”……“两力两率”办法评价结果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4个等次,根据各党支部4个评价结果和年终考核评估相结合进行量化排名。排名情况将作为年度“两优一先”评选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