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唐海强)3月17日,记者从市人大常委会联工委获悉,经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确定了16件市人大代表建议为2023年度重点处理建议。
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以来,市人大代表围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共提出建议359件,涵盖了我市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许多都是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经认真筛选和研究,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后,将涉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职业教育发展”“边远民族地区集中充电站桩建设”“完善交通设施”“打造湘南核技术产业高地”“优质农副产品基地建设”“杨柳汽车城项目建设”“ 二环西改线项目建设”“垃圾分类处置立法”等16件市人大代表建议,确定为今年重点处理建议,并明确了各类建议牵头督办、领办、承办等分工。
根据《衡阳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工作办法》规定,办理代表建议,应当自交办之日起三个月内答复代表,涉及面广、办理难度大的办理和答复期限不超过六个月。各办理单位应当在建议办结后一个月内依法向社会公开代表建议办理和答复情况。
市人大常委会将结合今年的“代表建议办理年”活动,加大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督办力度,年底还将就建议办理工作进行专题询问。同时严格落实《衡阳市直机关、国省驻衡单位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代表建议办理评分细则》,将建议办理情况与承办单位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