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欧泽奎介绍,工厂化养殖有着高密度、高产量的特点,而且便于人工管理。正常情况下,一亩鱼塘可养鱼1000公斤左右,但像这样的养殖池,每个就可年产鱼4000公斤左右。他说,与自然条件下的养殖相比,工厂化养殖的鱼没有“土腥味”、味道更鲜美。由于池水保持24小时循环状态,水质良好,养殖过程可控,不受外界环境影响,鱼的品质也更高更安全。
工厂化养鱼,科学的管理方法是关键。这一模式在水源管理上实现了水循环利用,养殖池的水通过尾水治理回收饲料残渣和鱼的排泄物后,再把治理后的水循环送回养殖池。因此,其对养殖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
加入近山院公司后,欧泽奎与湖南农业大学的专家团队一起,为企业建立了详细的养殖管理规范,在饲料投放、生产管理、疾病防治、消毒管理等方面都制定了规范的操作流程。欧泽奎还建议企业将方形养殖池改成圆形,这样更利于尾水治理。企业采纳了这一建议,并在二期鱼菜共生项目的设计中,全部采用了圆形养殖池。
加州鲈鱼是我国水产养殖业新兴的淡水鱼类,但要想获得更高的效益,必须要选择适合衡阳本地环境的品种。欧泽奎时刻关注着加州鲈鱼养殖方面的信息。当得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培育的加州鲈鱼新品种“加得丰”在广东养殖获得成功后,他积极建议近山院公司引进了“加得丰”品种。
几个月后,杨林尝到了养殖“加得丰”的甜头。“新品种不但长得快、抗病力强,产量也提高了不少,还可提前两个月上市。”杨林说,在欧泽奎博士以及湖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的指导下,近山院公司在衡阳地区水产养殖业的示范作用明显,相继被授予衡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科技小院”等荣誉。公司还拥有26项国家技术专利,获得了湖南省渔业发展支持政策项目的支持,成功入列中央预算内投资数字化农业建设项目。
立志扎根家乡,搞好科研助力衡阳渔业振兴
作为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的一名专业教师,欧泽奎除了上好学校安排的课程外,平均每周都要去企业两次,了解养殖情况,指导解决难题。在去年衡阳开展的“万雁入乡”行动中,他还以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的身份进驻石鼓区角山镇,对衡阳市望夫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水产养殖进行技术指导。
从当初在抖音上刷到“衡阳博士引才行动”视频,到与学校和企业成功签约,欧泽奎只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他说,很快做出了这个决定,一方面是自己有着浓厚的家乡情结,另一方面是想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为衡阳水产养殖业的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水产养殖大有可为。”欧泽奎说,衡阳的“四大家鱼”繁育技术曾经在全国都有影响力,发展水产养殖有基础、也有潜力。今年,衡阳市水产学会举办的水产养殖技术交流座谈会,对衡阳渔业养殖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这让欧泽奎更加坚定了扎根家乡,搞好水产养殖科研、振兴衡阳渔业的信心。
“市校企合作引才模式不但给了我一个回馈家乡的机会,也为我今后的成长搭建了宝贵的平台。”欧泽奎说,优渥的人才成长环境是他选择回到衡阳的重要原因,而周到的人才服务也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这个选择很值得!”欧泽奎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