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朱嘉林 通讯员 熊兰)今年,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新引入先进设备——日本富士能7000内镜系统及SP—900超声小探头,为内镜下疾病诊断及治疗提供精准诊治。
2月5日,该院消化内镜室开展了第一例超声内镜检查。患者为一位中年女性,因腹痛入院,完善胃镜检查提示为胃底多发息肉,食管粘膜下隆起,性质待定。为了进一步明确食管病变,消化内科钟志华副主任医师和王赛主治医师利用超声内镜仔细观察。因病变在距门齿18cm处,注水易引起窒息,因此决定通过水囊注水法,为患者施行了精准诊断。超声内镜检查中,检查医师利用水囊注水法观察病变部位,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顶端,就像是给内镜开启了“透视”功能。在内镜直接观察消化道黏膜病变的基础上,利用超声实时扫描,可获得检查脏器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透视”人体管腔的层次结构、病变起源和浸润深度,甚至是周围邻近脏器的组织结构也一览无遗。经过仔细观察,该患者食管粘膜隆起考虑为心脏外压可能性大,暂不需特殊治疗。这项新技术填补了医院在超声内镜领域的空白。
“以前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建议患者去外院完善超声内镜检查,而现在不用这么麻烦了。”该科室张晖副主任向记者介绍,今年1月,医院引进了富士能超声小探头SP—900,在扫查中清晰可见黏膜下的分层结构,可实时测量病变的距离和大小,设备操作简单,无需开关机随时更换探头,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消化系统疑难疾病的精准诊断。
近年来,该院消化内科一直致力于内镜微创水平的提升,为紧跟前沿医学步伐,各种新技术在该科陆续开展。副院长、消化内科主任文进军熟练掌握内镜下各种操作及ERCP术,常态化为团队开展技能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将医院消化内镜的服务能力带入了新境界。近些年,团队陆续抽调张晖、钟志华等多位医生前往湖南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附属南方医院、湘雅三医院等大型医院进修学习,并带回来多项新技术,如超声内镜下检查、消化道早癌筛查、消化内镜下内痔静脉曲张套扎术、黏膜剥离术等,为内镜下疾病诊断及治疗提供了精准诊断,为痔静脉出血患者免除外科手术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