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1月22日 星期日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唐人的爆竹真环保
燃爆竹。(资料图)

  ■张   翼

  唐朝京城长安,除夕和大年初一(叫元日或元旦)连着过,真是通宵达旦,载歌载舞,逛街看景,爆竹贺岁。当然那时的爆竹还是叫爆竿,意思就是烧竹子玩,劈啪作响,动静极大,足可震慑一切邪魔外道、魑魅魍魉。请注意,这时候就是“爆竹”,把纯自然的竹子,当然很可能是细长而有节的竹竿,堆放成一丛,烧着了兼具篝火功能,听响声由小到大、变化有度、持续期长。

  不可能像网上有些比较胆肥的聪明孩子,砍出巨粗的一截竹子,下面架着火添着柴像烤羊肉一样烧。那实在不雅观也不安全。唐朝人不会这么幽默。宋朝人更厉害,玩火药玩得高级,用纸卷起火药来点着了放炮仗,动静也许更大,而且空气中弥漫着硫磺味道,据说有杀菌消毒的效应。这个很可能是后来所附会的。火器那么厉害的北宋,到头来不辞辛苦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只留下了不断发扬光大的爆竹和烟花。

  唐朝人烧竹子听响声过年,当然不是闲得慌,而是一种发明。如前所述,就像对联等年俗的起源一样,爆竹声中一岁除,辞旧迎新也是为了驱邪扶正、平安长安。从另一个角度看,唐朝尤其是初唐和盛唐时期,气候进入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回暖期。所以,竹子在长安的生长和工业化种植才成为常态,以至于相关管理部门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那么,竹子多了怎么办?就要想办法开发周边产品。爆竿可能就是哪一位聪明人率先想出来的一举多得的好主意。

  竹子的作用,除了做建筑材料,做冷兵器,给熊猫吃,做餐具文具和玩具之外,如果能以其燃烧之后的声色形象而给人们带来更多节日愉悦,自然是大功一件。除此而外,唐朝人写春节的诗歌里面,不断出现“烬”“灰”等字样,这是一个很值得深究的细节描写。最直接的问题就是这些烟花爆竹的垃圾怎么办?是要专门的环卫工人彻夜不眠、汗流浃背地清扫而后找个垃圾车送到填埋场倒掉吗?应该不会。

  刘禹锡在竹枝词中所记述的“长刀短笠去烧畲”可以为我们提供合理推断的另一重要证据。那么,唐朝京城长安过年所燃放的“爆竹”的灰烬,不太可能被白白倒掉,而是被重复利用。因为作为一个山水园田和土木建筑包括菜园果园庄田集于一身的万国都会,这里的生态系统本身是高度循环和复合型的。自然植物燃烧所形成的“草木灰”,在完全冷却没有火星子之后,可以肥田可以养鱼可以放到马圈牛圈鸡舍鸭棚里给牲口家禽垫脚再积复合肥,等等。反正是一丁点也不会浪费的,更不会给环卫工人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除夕夜,唐朝人除了烧竹子驱邪,还要烧纸祭祀,请祖先们的灵魂也回归故里、共享太平。烧纸是请神,爆竹是送鬼,古人真是把日子过得明明白白,可谓是两手掐兔子——稳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唐人的爆竹真环保
到贾府里品年味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唐人的爆竹真环保 2023-01-22 2 2023年01月2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