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许 珂
作为地方特色美食——剥皮豆腐,是衡阳人“舌尖上的年味”代表之一。
70岁的王阿姨是剥皮豆腐的“铁杆粉丝”。每次年前,她都会和家人一起炸制剥皮豆腐,至今已有32个年头。
1月19日(腊月二十八),王阿姨和往年一样起了个大早,拎着菜篮子急匆匆地赶到附近的三泰市场,穿梭在各个摊位之间,寻找中意的油豆腐。经过多家对比,她停留在一个挤满人的摊位前,“这家豆腐不错,色泽金黄,外表酥脆,里面又空又软,适合炸剥皮豆腐。”
仔细甄选后,王阿姨选购了5斤油豆腐,满意而归。
“咚,咚,咚……”一进家门,厨房里便传来一阵剁肉的声音。原来,老伴趁着她买菜的间隙,已将肥瘦相间的猪肉剁成肉靡,然后把葱花沫、马蹄碎和调好的辅料放进肉馅中搅拌,使各种食材的味道能够充分融合。随后,王阿姨拿出脸盆倒进糯米粉,加入适当的清水、食盐和料酒,调成糊状直至挂浆。
半小时后,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开始制作剥皮豆腐。
制作美食,王阿姨是当仁不让的主力。只见她拿起油豆腐,用筷子在中间轻轻地戳开一道小口子,小拇指在油豆腐的另一面一顶,麻利地将油豆腐由里至外翻转出来。然后,将腌制好的肉馅塞入豆腐里面,捏紧开口处,放入糯米糊中打个滚,再夹进滚烫油锅中炸至外表金黄。
“为了讨一个彩头,我们习惯把剥皮豆腐叫作‘酿豆腐’。但是,它与酿豆腐在制作手法上又稍有不同,酿豆腐不需要把豆腐皮翻过来。”翻动着油锅里的剥皮豆腐,王阿姨回忆道,“以前过年的时候,大家都不吃豆腐,但是又舍不得豆腐这道美食,所以就用包裹着肉馅的剥皮豆腐来代替,祈愿来年的生活能过得幸幸福福。”
聊天中,第一锅剥皮豆腐炸好,王阿姨夹上一个放入记者碗中。
记者趁热咬开柔韧的豆腐皮,只感觉肉沫的鲜、葱花的香、马蹄的脆、豆腐的软在顷刻间冲击味蕾,吸满了肉汁汤汁的剥皮豆腐瞬间在口腔中爆汁,酥香软嫩,回味无穷,让人忍不住想起儿时外婆烧菜的味道。
“明年,要让孩子们来炸了,这道传统美食一定要延续下去……”火炉旁,老两口一边炸着剥皮豆腐一边谈笑着这一年的收获,等待着新一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