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伍施施 通讯员 王 勤 谢湘俊 图/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 围
从市区出发,沿着船山大道一路向西,在蓬勃发展的衡阳县西渡高新区,一座“时间之城”在大雾中缓缓掀开面纱。
这片总用地面积1200亩、以“时间”命名的产业园区,是一个集钟表的研发、实验、检测、生产、销售、进出口、文旅博览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项目。项目分两期进行,目前一期的95栋厂房已全部达到交付使用条件,6栋人才公寓与1栋邻里中心正在进行精装修,3栋高层厂房中两栋已主体封顶,还有一栋正进行主体施工。
从2021年6月动工到现在的规模,短短一年多时间,“船山时间谷”项目干出了衡阳县新速度,而这背后,补链强链、产业聚集,以及优良的营商环境与舒适的园区环境,是“船山时间谷”项目“活力满满”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抢占先机,95栋厂房一年时间拔地而起
采访当天,虽然已临近春节,但“船山时间谷”项目现场仍然一片热火朝天。一大清早就在项目现场忙碌的衡阳县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杰向记者介绍,“目前,项目的附属基础工程全部完工,绿化工作进入扫尾阶段,部分投资企业正抢抓时间进行室内装修,6栋人才公寓也在进行精装修。”
看着以红黄为主色调的厂房,陈杰非常感慨,“项目承载着‘打造世界钟表研发制造之都’的重任,为了在招商引资和产业承接上抢占先机,项目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责任到岗到人,及时解决建设堵点难点。”
在与陈杰的交流中,记者了解到,项目建设过程中,该公司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克服疫情和汛期影响,抢抓晴好天气饱和施工,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95栋厂房主体建设,高标准建成了现代化的标准厂房。此外,公司还启用市场集中竞价谈判自建模式控制成本,并以成本价格将厂房对外向钟表企业招商,目前认购标准厂房仅要1580元/平方米。
高标准高品质厂房的建设,规划设计是关键。西渡高新区打破“先筑巢后引凤”的传统模式,充分了解企业生产和研发的需求,几易其稿后,“船山时间谷”建设模式由统规自建调整为统规统建,特别突出配套设计,从厂房的层高、面积到污水处理、员工住宿、生活消费等方面都进行了精准设计。
标准厂房不远处有6栋人才公寓,作为一份为“船山时间谷”人才精心打造的“厚礼”,西渡高新区以“一站式”为目标,配套设计的人才公寓共858套,每间面积在60平方米左右,全部完成精装修后,企业人才可以“拎包入住”。
“我们不是为赶工期而快,也不是为了与工期赛跑,而是在建设过程中招商先行,投资商正在等着入住。”陈杰说,到现场看过的投资商都频频称赞这是少有的配套设计专业、灵活适用、标准美观的钟表产业园。
以商招商,打造一条钟表行业完整产业链
“钟表产品是极具技术综合性的产品,具有最复杂功能的手表内部由600多个细小零部件组成。要想生产这样的一块手表,必须要有一条高度专业化分工的完整产业链。”经常赴全国各地招商的西渡高新区工会主席冯淑玲介绍,“我们正在围绕强链目标引进深圳宝科等成表生产商,以之作为链主企业推动整个产业链做大做强。”
仅两年时间,“船山时间谷”吸引了深圳艾尔时表业、广州市诺时钟表、东莞市提斯代钟表等138家钟表企业签约入驻,涵盖钟表零部件、钟表电镀、钟表研发设计等产业类型。
招商成绩缘何如此亮眼?
冯淑玲告诉记者,在全国钟表制造头部省份广东省内,有衡阳籍钟表企业300余家,涵盖了全产业链各环节。“时也势也,如今钟表产业从珠三角地区往内陆转移已是大势所趋,衡阳县顺势而为,向打造世界钟表研发制造之都的目标进发,全县上下也动员起来,营造人人都是‘招商大员’、个个都是‘招商局长’的氛围,并通过以商招商、全链条招商,为企业提供‘资金回流、人才回流、技术回流’等方面的‘一站式’服务。”
“利用周末去招商已经成为西渡高新区招商的常态,清晨5点乘高铁出发去外地招商,一天下来行程十分紧密。”冯淑玲说,这样常态化招商的成效也非常明显,很多企业被吸引而来。
据了解,去年以来,衡阳县将钟表链招商任务分解到全体县直机关,由乡镇负责摸底本土钟表企业家情况后,派驻招商专班常驻广东地区一一拜访,以家乡情怀打动人心,同时以产业转移树立雄心,以政策优惠提振信心,以投资洼地坚定决心,引导衡阳籍企业家投资家乡,夯实产业链基础。
衡阳县还针对钟表链企业拿出真金白银政策优惠,如,新投产钟表企业均可获得500万元额度以内的无抵押信用贷款以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企业投产后第一年至第三年,按照企业实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县级留成部分额度的100%,安排资金给予企业奖补;设置经营贡献奖、创新培育奖、技改扩能奖、品牌建设奖等奖项,实实在在支持企业发展。去年,西渡高新区也出台“稳经济促发展二十条措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极大提振了钟表企业的投资信心。
用心用情,“母亲式服务”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1月10日,在湖南义峰钟表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刘先生夫妻俩正在车间里忙碌,一人给钟表打底盘,一人进行吹尘。
刘先生是衡阳县西渡镇人,已经从事钟表行业20多年,原来在广州的钟表企业上班,得知家门口有了一个钟表产业园后就辞职回乡,不久前和妻子一起入职。他告诉记者,“一直想回乡工作,但都没有中意的工作,现在我们夫妻俩在家门口就能就业,不再缺席孩子们的成长,真是太好了!”
目前,“船山时间谷”项目已经签约入驻138家企业,全部投产后将提供就业岗位10000个,预计年销售收入达100亿元以上。
“船山时间谷”项目前景一片大好,接下来,如何让企业在这里留得住、能发展成未来重心。去年,西渡高新区全面推出“母亲式服务”,用心用情护航企业发展。
事实上,从招商开始,西渡高新区就安排专人对接解决企业的需求。在西渡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时不时就能看到负责对接钟表企业的工作人员前来为企业办手续、走流程,让企业少跑了“弯路”,加快了投资建设进度。
西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胡胜利说,“从企业的前期手续直至建成投产,园区都安排了工作人员全程跟进,确保项目进度,减少企业负担。项目投产之后,工作人员也将继续加强对企业的服务,比如定期举行座谈会了解企业资金、招工等需求;主动为企业申请相关政策优惠支持,让每家投资企业在园区都有到家的感觉。”
此前,在面对部分入驻企业招工难的诉求,西渡高新区积极对接衡阳县人社局与融媒体中心,开展专场招聘会,为企业免费推送招工广告,确保企业招好工、招满工。针对钟表配件物流不畅的困境,园区召集企业集中座谈,对接物流公司,打通一条衡阳—广州—深圳的物流专线,上午运成品南下,下午带零配件返回,极大优化了产业链物流配套。园区还加大引进高端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力度,落实企业人才引进各项优惠政策,在启动资金、创业扶持、金融财政、住房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如今,“母亲式服务”频频获得企业点赞,形成了西渡高新区特色软环境,也让“船山时间谷”项目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坚定地向“世界钟表研发制造之都”这个目标挺进。
数说项目
“船山时间谷”钟表产业园是一个集钟表的研发、实验、检测、生产、销售、进出口、文旅博览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项目,该项目列入湖南省2021年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是我市十四条优势产业链项目之一。项目计划总投资50亿元,分两期建设,其中项目一期总投资9.59亿元,于2020年12月启动土石方平整施工,2021年6月下旬正式施工。截至目前,95栋厂房已全部达到交付使用条件,人才公寓与邻里中心正在进行精装修,3栋高层厂房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已吸引138家钟表企业签约入驻。企业全部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达100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10000个。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200亿元以上,提供15000个就业岗位,年纳税总额将突破5亿元。
记者手记
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从无到有,在一片旷野建设起一座“时间谷”。蝶变之中,我们看到了过去属于衡阳钟表之城的荣光又将回来了,看到了鳞次栉比的厂房内企业忙于生产未来可期的场景,也看到了园区的精心、诚心、贴心。
精心体现在谋篇布局上。园区着眼全球,定位“世界钟表研发制造之都”,在平地建起一座配套设计专业、灵活适用、标准美观的钟表产业园,集众之力挺进百亿产业高地。
诚心体现在招商引资上。为了引进各位“窈窕淑女”,园区既“走出去”又“引进来”,以商招商,用情招商,不放过任何机会,努力创造条件,最终“抱得美人归”。
贴心体现在做好服务上。创新审批方式跨部门协同办公,构建钟表产业物流专线,配套推出多项利企政策,在这里,企业的“心上事”成为干部的“上心事”。
万丈高楼平地起。“船山时间谷”的发展之路,秉承了“务实、主动、思变、求新、重行”的船山精神,也印证了西渡高新区最新招商宣传片的主题——走着走着花就开了。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对于园区来说,以运筹帷幄的智慧和踏石留印的实干,牢牢抓好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尤其重要。我们期待,“船山时间谷”能在这片散发年轻气息的热土上,将发展的步子迈得更大、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