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发有为
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见效
■马勇辉 (作者系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衡阳办事处党组书记、主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新时代宏伟蓝图,鞭策我们奋勇前进。作为地方性农村股份制金融机构,衡阳农商银行系统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实践行动,坚定不移地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党对农村金融绝对领导不动摇。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全系统要始终坚持政治靶向、党建塑魂,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党性修养“不褪色”。必须坚持“三个务必”,时刻牢记农商银行姓党、姓农的初心使命,坚定服务“三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市场定位。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落实到党组(党委)第一议题制度要求中。
务实执行“不缺位”。每项决策前都要思考所决策的内容是不是符合党的经济方针、金融政策要求,严格执行党的政策不走样。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对金融工作的要求全面落实到业务的各流程、各环节。
基层堡垒“不漂移”。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保垒作用,确保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不偏移;加强党员思想建设和政治建设,在服务“三农”中贡献力量。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在工作中亮明身份、练铁肩、显担当。
二、坚持农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不动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系统要把回归本源、专注主业,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天职。
普惠金融。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积极发挥“乡村振兴主办行”作用,找准服务乡村振兴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着力点。结合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加强政银企对接,通过政银企项目推介会、金融政策宣讲会等,在支持“三农”、拓展重点项目、助力优势产业上创优渠道、提供资源,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铺路子”,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收果子”。
让利于民。坚持让利于民,严格落实纾困解难稳经济系列举措,创新推出专属信贷产品,切实让更多群体享受到金融普惠;实施“减费让利”政策,对受疫情影响遭遇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降低企业经营负担,为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实施利率优惠。
优化服务。围绕金融助力“稳住经济大盘”工作总要求,以推进“精准走访稳主体 优化服务保实体”为抓手,坚持“早、快、优、实”,助推实体经济发展。靠前发力早对接。围绕“增户扩面”工作目标,重点对三年未续贷客户、信贷产品名录内客户和个体工商户等清单扎实开展走访,畅通常态化走访对接渠道。精准滴灌快投放。充分发挥地方金融机构机制活、决策快、链条短的竞争优势,通过增户扩面,做小做散、做精做优,促进基础客户沉淀,加快实现规模效应。
三、坚持防控化解农村金融风险不动摇。有效防范化解农村金融风险,关键在于坚持和运用底线思维,做好预判。
强化忧患意识与风险意识。增强忧患意识,强化政治担当和政治责任,居安思危、治不忘乱。始终保持高度警惕,牢固树立和强化风险意识,增强风险防控能力,主动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的矛盾风险挑战的准备。
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机制。对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危害性进行评价分析,对各项风险指标进行严密监测,有效提示、预警、干预和控制,防止风险演变。将风险评估作为决策的必经程序,做到防范在前,有效消除因决策错误或决策不当而引发的风险隐患。
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把握风险本质,抓住风险要害,防范风险之间传导、联动、叠加、演变、升级,不让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不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不让局部风险演化为系统性风险、不让经济风险演化为社会政治风险。抓住要害,下好防范风险的先手棋,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备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