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刘越高在2022年度市委常委议军会暨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党管武装工作述职大会上强调——~~~朱健出席并讲话
~~~赖馨正到耒阳市部分学校督导食品安全工作
~~~
~~~——九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黄巢吊马樟~~~
~~~
2022年12月06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巢吊马樟
承载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享誉三湘的“黄巢吊马樟”。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许  珂  通讯员  刘湘平

  [古树名木档案]

  香樟是樟科、樟属常绿大乔木,树冠广卵形;枝、叶及木材均有樟脑气味,能够用来提取樟脑和樟油,提取物可供医药及香料工业用。作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香樟树主要产于我国的长江以南及西南各省区,尤其在台湾、福建、江西、湖南、四川等栽培较多,是中国南方最常见的绿化树种,广泛用作庭荫树、行道树。

  黄巢吊马樟,位于市雁峰区黄茶岭街道营盘山公园内,树龄1413年,属一级保护古树。

  在雁峰区黄茶岭有一株参天古樟,树高27米,胸径330厘米,这就是享誉三湘的“黄巢吊马樟”。

  关于这棵古树,有一段妇孺皆知的历史故事。

  相传,唐僖宗乾符六年(公元879年)十月,黄巢率起义军攻占衡州(今衡阳市),起义军在衡州休整,驻扎湘江畔黄花岭。黄巢的营帐设在一株大樟树下,战马常拴在树干上。黄巢义军在衡州修整了3个多月,于广明元年(公元880年)二月初离开衡州,顺湘江继续北上。黄巢义军在衡州期间,“遇穷民于路,争行施遗”,深得人民尊崇,当地把黄巢义军屯兵的黄花岭改名为“黄巢岭”(因方言读“巢”为“茶”音,后讹变为今天的地名“黄茶岭”),把黄巢拴过战马的大樟树誉为“黄巢吊马樟”。

  后来,有人看中此处风水,在古樟树下建了座花光寺,香火很是旺盛。到了宋代,花光和尚任此庙住持时,大诗人、学问家黄庭坚拜访并题诗相赠。此后,花光寺蓬荜生辉,古樟树之名也不胫而走。

  据乾隆癸未年《清泉县志》记载,花光寺曾养一白鸡,每诵经则登膝而闻,鸡死后埋于寺侧。不久,在埋葬白鸡的地方生出一支白莲,花谢泉涌,后人在泉眼处掘地成井,名为白鸡泉。古井水质清新甘甜,历久旱不竭,滋养代代黎民百姓,享誉衡州。  

  如今,古樟周边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修建了主题公园,取名“营盘山公园”,公园伴山而建,既有黄巢牵马美名相传,又有花光和尚与黄庭坚在此论道的文化小景,还有“白鸡泉”涌出的清清泉水汇成小溪。公园为雁城市民提供休憩好去处的同时,也更好地传承了这株古樟的历史文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进一步强化党管武装工作落实 努力开创党管武装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新局面
以“四最”要求守护好 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 奋力打造社会治理“同心圆”
锤炼过硬作风推动高质量发展
承载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乡村“小车间” 助力集体产业“大发展”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承载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2022-12-06 2 2022年12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