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面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就中牙建交50周年~~~
~~~刘越高在祁东县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衡阳市首届旅游发展大会调度会召开 赖馨正参加并讲话
~~~——三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
3
~~~
2022年11月22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本报评论员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是我们前进道路上必须面对的现实,必须答好的考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出“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重要举措,为继续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指明了方向,为加速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战略指引。

  作为农业大市,近年来,我市打造“湾村明白人”群众自治工作品牌,首创干部人才成长“长回路”机制,创造了叫响全国的农村改厕“衡阳经验”……乡村振兴硕果累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要紧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个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结合衡阳实际,以更加高昂的斗志,奋发有为,继续走在前、当先锋,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稳基础,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衡阳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必须要有“为祖国站好一班岗”的思想自觉和责任担当。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严守耕地红线,确保农地姓“农”、粮田姓“粮”。充分发挥“田长制”作用,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始终坚持“惠农”不放松,把强农惠农补贴政策落实落细,打通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保障各项农资产品及时供应到位,多措并举推动粮食生产增产增效,以千钧之力守好“衡阳粮仓”。

  守底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要深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不断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加大巩固帮扶、政策扶持和综合性保障力度。加大对主导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想方设法补齐技术、设施、营销等方面的短板,提升产业增收带富能力。要“扶上马、送一程”,不断提高脱贫人口的内生发展动力,抓好职业技能培训,通过统筹用好乡村公益岗位、建设高标准乡村车间、扩大以工代赈项目实施范围等方式,积极拓宽就地就近就业渠道,持续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筑牢防止返贫的坚实堤坝。

  强产业,牵好乡村振兴的“牛鼻子”。提纲振领,以一持万。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基本前提。要全面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促进优势特色产业集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推行标准化生产、精细化加工、园区化发展、数字化销售,形成“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建立健全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休闲农业、民俗体验、乡村旅游等新产业发展,释放乡村的多元价值。有序推进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用好干部人才成长“长回路”机制,有效夯实基层人才队伍;继续推广“厚德积分银行”“湾村明白人”“屋场恳谈会”等典型做法,实现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下好乡村振兴“一盘棋”。

  补短板,解决城乡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乡村振兴是一个缩小城乡差距的过程,我们要把群众的所急所盼放在心上,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党的二十大要求,坚定不移推行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转第三版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衡阳日报社 出版
习近平同牙买加总督艾伦互致贺电
团结奋斗 担当实干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见效
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办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
“脚踏实地种好粮食 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
“科技密钥”提升农产品品质
3
衡阳日报版面一A01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2-11-22 2 2022年1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