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面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10月18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岳:起舞山水间 筑梦新时代
水濂村荷花基地一角。
南岳镇红星村油菜花开。
“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的消息传来,南岳百余快闪志愿者自发赶至祝融峰顶以快闪欢庆。
引人入胜的雾凇云海景观让游人大饱眼福。
寿岳乡龙池村成功引进民宿、农家乐等产业项目,吸引许多游客前来游玩、打卡。
秋天打翻了南岳的“调色盘”。
南岳庙会。
成功举办了2021年湖南省国际文化旅游节,让世界倾听南岳的声音。
祝融小镇。
湖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圣火采集仪式在祝融峰举行。

  ■策划/旷慧忠  文/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思远  通讯员  文   兰  图/南岳区委宣传部提供

  数说非凡十年

  ◎2012年到2021年这十年来,南岳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2.89亿元增长到了52.85亿元,年均增长8.98%;

  ◎十年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3.75亿元增长到了42.98亿元,年均增长11%;

  ◎十年间,该区年接待游客由608万人次增长到了1316万人次,年均增长9.3%;

  ◎十年间,南岳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6137元增长到了48740元,年均增长8.38%。

  回雁为首,岳麓为足,七十二峰婉转八百里,唯有南岳独如飞。

  梵音古道漫步,清幽梦幻;祝融小镇夜游,唯美浪漫;水濂攀岩戏水,刺激凉爽;红星亲子骑行,趣味盎然;杉湾采摘品茗,香飘十里……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岳区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跨界融合,曾经的旅游胜地梦正变得触手可及。

  十年来,该区朝着“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标砥砺奋进,深入开展产业升级、项目攻坚、改革赋能、民生优先、平安建设“五大行动”,加快旅游发展提质升级步伐,成为衡阳开放的窗口、迎宾的客厅、美丽的名片和旅游的龙头。


  兴文旅、促转型  品牌形象更响亮


  约上亲友,到南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不少人的假期选择之一,或登高望远,或诗意栖居,在青山绿水间寻一份惬意。刚刚过去的农历八月初一,南岳共接待游客13.7万人次,创近三年单日接待游客量新高。

  近年来,南岳区主动融入衡阳打造千亿级文旅康养产业集群大潮,着力兴文旅、促转型,品牌形象更加响亮:

  ——扩大了对外知名度。“祝融探火”写入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雾凇美景登录央视《新闻联播》压轴展播;成功举办2021年湖南国际文化旅游节,“南岳庙会”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提升了品牌影响力。举办了“寿比南山·南岳衡山”深圳、上海旅游推介会,以“寿比南山·南岳衡山”的高铁列车相继从两地驶发;成功入选“2021年度中国旅游高质量发展县(区)案例”和“2021年度全国文化和旅游新媒体传播力优秀案例”,为湖南唯一获得这两项案例的县(区);备受关注的湖南省第十三届、第十四届运动会圣火在南岳祝融之巅成功采集,以祝融圣火点燃运动之火。

  ——打造了文旅新业态。祝融火文化园开园,《祝融传说》开演,南岳美术馆开馆。《锦绣潇湘·南岳衡山七十二峰图》常态化展出,中国美协“南岳衡山”全国中国画双年展、“三山一水三画院”首届“红五星”美术作品联展成功举办;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陈列室对外开放,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旧址(圣经学校)修缮基本完成,升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对外发布;推出“天下寿岳”系列文创产品,肯德基、亚朵酒店等知名品牌落户南岳……

  非凡十年给了南岳文旅发展的底气。从2011年到2021年这十年间,该区年接待游客由608万次增长到1316万人次,年均增长9.3%,其中,2017年,南岳旅游接待突破千万人次,2018年,总旅游收入过百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6137元增长到48740元,年均增长8.38%,位居全市第一。

  前不久,湖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意见》,明确提出着力打造以南岳衡山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片。这张名片,既为南岳区指明了新使命,也是南岳区一直以来打造、擦亮的“招牌”。

  当前,南岳正在积极筹办衡阳市首届旅发大会,将以此为契机,实现签约“一批项目”,推出“一台戏”,开发“一桌菜”,拍摄“一部片”,唱红“一首歌”,打造“一把火”,推荐“一批店”,规划“一张图”,举办“一个会”,做精“一杯茶”的目标,让老牌景区展现新形象。

  区委书记刘浪表示,锚定“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这个目标,南岳区将继续勇担舞好全市文旅龙头、擦亮历史文化名片“两大使命”,深入开展产业升级、项目攻坚、改革赋能、民生优先、平安建设“五大行动”,确保在推进“三强一化”上打头阵,在建设“一核一圈一廊一体”上挑大梁,为衡阳推进“三强一化”建设作出“南岳贡献”。


  强要素、推项目   增长后劲更强劲


  走进紧邻南岳大庙、依水而建的庙东古街项目,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装修施工,作为南岳区投资额最大的一个棚户区旧城改造项目,庙东古街建成后将以古朴典雅的明清古镇风貌与游人见面。

  据介绍,这里将精心建设一个以南岳文化体验、精品旅游购物、高端民宿酒店、特色餐饮小吃为主的特色街区,打造一个极具特色的沉浸式夜旅游业态。

  为走好新赶考之路,南岳区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旅游发展的主题主线,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争资争项卓有成效。近年来,南岳敞开山门、扩大开放,围绕“建链、强链、补链”,先后引进希尔顿酒店、华声亲知国际研学营地、郁锦香酒店、南岳中医康养文旅示范基地等优质产业项目,成功签约南岳智慧旅游、“见南山”文旅康养综合体、水濂“洞天福地”康养度假中心、亚朵酒店及配套商业综合体、鑫盛文旅文创总部及商业步行街等招商引资项目。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当前,红星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已经建成;天子山火文化园二期正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园骨架基本拉开,一期整体进度完成50%以上,实现企业入驻;完成祖师殿停车场站改造及700米风雨长廊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神州祖庙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湘江引水工程、南部新城、金月湖景区等项目加快推进。

  ——要素保障不断强化。仅去年一年,该区处置闲置土地14宗,处置批而未供土地691.65亩,完成征地315.56亩、土地储备367.5亩。省高速集团闲置项目成功激活,列入衡阳十大重点产业项目;磨镜台完成资产配置,启动规划编制;庙东项目《招商合同》签订补充协议,扫尾工作加快推进。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项目带动,彰显文化魅力,舞好旅游龙头,为引领全市文旅产业链发展、推进‘一核一圈一廊一体’建设提供新的支撑。”南岳区委副书记、区长蒋炳炎说。


  强运营、稳复苏   改革赋能不断档


  眼下的南岳区,经济社会正“复苏”,加速“赛跑”正当时。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该区持续推进改革赋能,把握主动,在真抓实干中闯出新天地。

  围绕着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推动标准化建设、构建现代化机制,南岳区积极建设并打造了“1+4”智慧旅游体系;全面推行“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市场化运营管理模式;积极盘活利用国有资产和文旅资源,吸引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近年来,该区先后获“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旅游影响力年度文化景区”“旅游影响力县(区)”“旅游高质量发展县(区)案例”等多项称号,旅游品牌影响力、竞争力日益提升。

  今年5月19日,南岳区注资3.3亿元成立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要求,围绕“做品牌、做主题、做体系、做平台、做标杆”,聚焦宣传营销、门票征管、景区运营、景区开发等主营方向,进一步压缩运营成本、提高运转效率、激发经营活力、提升营销效益,在全区财税收入、新业态布局上“立标打样”。

  按照“政策围绕产业制定、能力围绕产业提升、人才围绕产业引进”的思路,该区还大力发展康养产业、文创产业、沉浸式夜经济、研学旅游、节会经济等新业态,力求在转型升级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该区挖掘本地及周边市场需求,创新策划出“南岳七点半”夜间经济文旅品牌活动,构建包括夜游、夜show、夜品、夜购、夜宴、夜动、夜宿、夜养在内的夜经济全产业链条,通过增强游客的参与感、体验感,打造与市场自洽的深度游。

  当前,该区正以南岳庙街为中心,打造辐射万寿广场、祝融小镇、红星村、水濂村的高品质夜间聚集区,形成多元化的夜间消费市场,让夜间“烟火味”成为当地经济增长和文化传播的新引擎。


  办实事、增福祉  民生保障更殷实


  在寿岳乡岳林村贵妃凰菊基地,600亩高山凰菊即将进入采摘期,游客们兴奋地走进菊花丛中嬉戏、拍照,用相机定格住眼前的美好瞬间。“自从村上发展菊花种植后,村里发生了大变化,路平了,水通了,昔日冷清的村庄日渐变得生机勃勃起来。”岳林村六组村民肖克林颇有感触道。

  在“月光下的村落”——南岳镇水濂村,村党总支书记易东耘告诉记者,该村这几年成功引进民宿、农家乐、新型的文体产业项目,旅游旺季的时候能带来近万人的游玩、打卡,农民的集体经济收入相比2012年已经翻了30余倍。

  从采摘体验、研学旅游、非遗手工到民俗节庆……随着乡村旅游业态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在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当地积极做好山水文章,掘金“美丽经济”,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乡村旅游成了名副其实的幸福产业。

  依托旅游惠及民生的同时,该区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每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73%以上,并认真实施重点民生工程,集中力量办成了一批民生实事。

  ——去年,该区城镇新增就业752人次,完成率107.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零就业家庭实现100%动态清零。25项重点民生实事全面或超额完成,开工建设城镇老旧小区8个,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24台,完成率114%。

  ——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位居全市第一;城乡低保标准连年提标,补助水平位居全市前列;全面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城乡居民医保“两病”门诊用药保障率达10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持续巩固在100%。

  ——新增公办学位2160个、车位600个;万福小学改扩建、南城区幼儿园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南岳区图书馆、文化艺术馆获评全国三级馆,成功举办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湖南省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2021年,南岳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26137元增长到了48740元,年均增长8.38%。


  保安全、守底线   社会治理更有效


  “小区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在这里找到了幸福和谐的邻里情,这里现在是名副其实的平安顺心小区……”近日,在南岳区顺心花园小区“平安小区你我同行”趣味运动会上,小区“区长”周仲和对所在“四型”(安全稳定型、环境优美型、文明学习型、友善和谐型)小区的变化连连称赞。

  近年来,南岳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基层综合治理标准化,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夯实基层基础,推进分层治理,连续16年综治民调成绩保持全省第一梯队、位居全市第一,去年全区扫黑除恶好评率为99.35%。

  坚决守住安全底线。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狠抓森林防火、城乡消防、交通运输、文物建筑、旅游景区和学生防溺水等重点领域安全治理,全力织密织牢安全防控网络;统筹景区景点及宗教场所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始终保持“无疫区”的良好态势;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获评全省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优秀单位。

  有力有效防范风险。国保工作被公安部确定为“国家重点战略支撑点”,县域警务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处于全省低风险行列;加强重点群体管控,积极推动信访积案化解;非法集资案件、非法集资发案率继续保持“零”记录。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持续深化“平安四型小区”和“平安村”创建,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禁毒人民战争,加大电信网络诈骗、跨境犯罪、网络赌博打击力度,“平安南岳”品牌形象不断巩固,不仅连续7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先进县市区,保持“平安县(市、区)”称号,2020年更是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市区。

  7月21日,在长沙召开的平安湖南建设表彰大会上,南岳区不仅获评“2017—2020年度平安湖南建设重点推进县(市区)”,还捧回了首届湖南“平安杯”(全省仅10家),成为衡阳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区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南岳:起舞山水间 筑梦新时代
衡阳日报版面四A04南岳:起舞山水间 筑梦新时代 2022-10-18 2 2022年10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