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瑞华 通讯员 谭明星 康廉泽
金秋时节,稻田飘香。9月30日下午,走进衡南县宝盖镇散市村,映入眼帘的是秸秆打捆机在田间忙碌的景象。
秋日的艳阳下,割完中稻的田野被稻草染得片片金黄,两台拖拉机拖着秸秆打捆机在田里来回奔波“捡稻草”,空气中弥漫着稻草的香味。随着机械的轰鸣,打捆机像母鸡下蛋一样,跑个十来米就从后面“吐”出一捆绑扎成长方形的稻草捆。
“用秸秆打捆机‘捡稻草’,一天能收20亩田里的稻草约15吨,比人工割草是又快又好又省力气,同时可以为牛提供大批优质草料。”农田里,衡南县鑫发农机农技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廖道君提着一大捆稻草送到停在村道上的拖拉机边,一边擦汗一边向记者介绍。
据悉,该合作社现在存栏的牛足足有1269头,每天牛儿要吃大量的草料。为了提升牛的品质与竞争力,合作社不仅引进优良的肉牛品种,还采用新技术,将稻草等秸秆与牧草、稻壳、笋壳等搅拌后通过特有配方发酵,自制新型高端饲料。这种饲料有利于降低胆固醇、改善牛肉风味,还能提高牛的抗病能力,使牛健康快速生长。“我是去北方买草料时发现他们用打捆机‘捡麦草’,就想麦草稻草牛都爱吃,干脆把机器买回来‘捡稻草’试试,就这样引进了2台打捆机。”廖道君说。
“刚割的稻草不能马上‘捡’,要在田里晒3天以上,要不然稻草进库后会发霉。这样的一捆稻草刚好20斤左右,再重就有点难提了。”村民张莲凤一边往拖拉机车斗里堆草一边对记者说,现在在“鑫发”合作社工作的村民有六七十人,多数有五六十岁了,不少人是脱贫户,能就近在合作社做事大家很高兴。“很快大片的晚稻就要收割了,到时候‘捡稻草’要忙很多天,大家又有事情做了。”因为打工的报酬是按天算的,村民在田里做事虽然辛苦,多做一天事就多上百元的收入,大家还是蛮高兴的。
“打捆机的最大好处是实现了稻草这种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把荒废在田里,甚至要焚烧污染空气的稻草变成了牛饲料,既节省了养牛成本,又避免焚烧稻草,有利于环保。”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衡南办事处负责人也为廖道君引进打捆机“捡稻草”叫好。他说,廖道君因为创办合作社,带领村民“跨上牛背”奔小康,于2020年被评为“湖南省十佳农民”。“衡南农担”公司对他们的养牛事业非常支持,从2020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都为合作社提供部分贴息的担保贷款120万元,支持合作社做大做强。
“焚烧稻草不仅污染环境,还容易引发森林火灾。现在,我们镇其他村都邀请他们去‘捡稻草’,有的根本不要钱,把稻草免费给他。”宝盖镇相关负责人也为廖道君点赞。
如今,鑫发农机农技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了衡南县最大的肉牛养殖基地之一。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合作社已流转集中连片土地5000亩,人工种草300多亩,建有标准化牛舍两栋约4870平方米,贮草棚1栋约800平方米,青贮窖300立方米,另外还种了油茶林470亩。“衡南是全国百强粮食生产县,每年的早稻晚稻都有四五十万亩,‘捡稻草’这份事业大有可为,搞好了我们就不用去北方买草料了,还可以对外卖草料呢。”谈起“捡稻草”这件新鲜事,廖道君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