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 (文/图 全媒体记者 周瑞华 通讯员 尹明)金秋时节,常宁大地“丰”景多彩。9月下旬,在三角塘镇毛市村紫薯基地,一辆收薯机在地里来回穿梭了多日,一垄垄体态饱满的紫薯从泥土中翻滚而出,几十名村民分工合作,分拣、打包、转运,忙得不亦乐乎。
从2016年起,三角塘镇引进企业在马桥村、毛市村陆续承包土地6000亩,累计投入2000多万,以“村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种植柑橘、紫薯,其中紫薯4000亩,有效带动了劳动力就近就业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毛市村村委委员毛询章今年种了400亩紫薯。他说,“现在是紫薯收获旺季,我们正在组织人力在抢收,每天差不多有七八十个人在基地收紫薯。”他预计每亩产量四千斤左右、收入大概1500元,收获的紫薯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
该村合作社下一步打算建立起集紫薯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向着“小紫薯、大产业”的目标迈进,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