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文恋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思远
近日,在石鼓区合江街道办事处江雁社区的江雁广场,69岁的老党员龚新建来到正聚在一起“遛娃”的居民中,向家长们宣讲防溺水知识。
作为社区第3网格的网格书记,龚新建与网格内的10多名楼栋长一起负责辖区范围内的大小事情,白天配合社区做好疫情防控、自建房摸排、防溺水宣传等志愿服务,晚上还参与江雁广场、雁津大厦居民楼的不定期巡逻。
像他这样的网格员,在石鼓区有300多个。近年来,该区积极推行治理网格与党建网格“双网融合”,以“小网格”为切入点,做到人在“网”中寻、事在“格”中办,有效助推基层实现“大治理”。
科学划分,明晰工作任务
“社区的7名网格书记、100多名楼栋长就像我们的左右手,让社区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高。”江雁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园红告诉记者。
调动多方力量,变“搭台看戏”为“搭台唱戏”,实现基层服务网格式全覆盖。如今在石鼓区,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有了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西湖一村社区构建起“社区党总支+特色党支部+网格党小组”的组团服务模式,实现党建网格、城市管理网格和自治共治网格“三网融合”;华侨城安置小区借助华侨城已有物业队伍,着力打造安置、安心、安全、安居、安乐“五安”小区品牌;五一村通过“法治物业+红色管家”,使800余户村民从过去的不适应,到逐步适应,再潜移默化地转变为行为习惯……
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原则,石鼓区对全区8个镇(街道)52个村(社区)科学划分了274个网格,并配备了专(兼)职网格员,建立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的运作机制,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同时,该区持续延伸基层党建工作触角,引入网格辅警、衡阳群众、物业公司人员、小区业委会人员等社会力量,补齐配强网格员队伍,通过汇聚网格力量,打通社区治理“微循环”。
数字赋能,高效解决问题
网格是社区最基础的细胞,当好网格员绝不能只靠纸上谈兵。网格数据平台化,让网格员主动上门服务,居民有序反映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网格吹哨、部门报到”的实效性。
在人民街道办事处蒸阳社区,社区服务站站长吴海湘正在就网格群里居民反映的下水道堵塞、楼道卫生、路灯不亮等问题一一回复。吴海湘介绍,依托数字化管理,每个网格都建了网格群,居民有什么事情都不用出家门可以直接向社区反映,社区通过数字化网络平台及时了解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对于事态紧急或者社区无法处理的事项,可以通过线上吹哨,连线部门报到,各部门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平台直接查找和呼叫网格员进行互动、交流,便于了解掌握现场情况。
自“微信群建在网格上”工作开展以来,石鼓区组织8个镇(街道)分别开展了集中培训和单独培训。截至目前,全区已下载企业微信进入平台431人,达到100%,迁移居民群296个,覆盖人数38453人。(下转第四版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