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通讯员 邓雪清) 7月31日11时许,74岁的贺爷爷在家突发胸骨后胀痛,伴出汗,疼痛始终不缓解,12时许被紧急送到衡阳市中心医院。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内科专家立即开通胸痛绿色通道,将患者送到导管室行急诊PCI。
8月1日夜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床旁心脏彩超提示为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左室壁心尖部疑似中断口,考虑破裂可能,心包积液(少-中量),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反流,左心功能减低。该院心血管内科中心副主任兼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主任朱晓宇考虑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游离壁破裂,立即指示患者停用抗栓药物,请胸外科会诊,确诊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破裂。由于外科手术修补风险极高,建议保守治疗。8月3日,患者再次出现呼吸急促,大汗淋漓,心包彩超提示积液量增多,邓苏辛副主任医师立即行心包穿刺并留置引流后症状明显缓解。急性心梗加心脏游离壁破裂,一颗心脏,两次救治,历经了九死一生的贺爷爷,终于在近日平安出院。
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AMI)严重致死性并发症,是AMI早期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据统计,心脏破裂在AMI中的发生率约为1%—6%。心脏破裂的发生突然且凶险,一旦发生,病死率高达75%,其中心室游离壁破裂的院内病死率甚至超过90%。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提前预防是心脏破裂救治的关键。
该院心内科专家提醒,若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后有持续心前区痛,常为剧烈的撕裂样痛,任何止痛剂及扩冠药物均不易缓解,且病情突然恶化,出现恶心、呕吐、欲大便、面色苍白、意识丧失、呼吸骤停并伴无心音、无脉搏,但却有窦性心律或窦性心动过缓、结区心律或室性自搏心律,即可疑及心室游离壁的破裂伴心包压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