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伍施施
近日,湖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羽毛球(成年组)比赛圆满落幕。此次比赛共有12支代表队218名运动员参加,衡阳市代表队获得总分奖第二名、总金牌奖第二名的好成绩。这其中,来自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体育老师李林师和搭档杨颖在乙组混合双打中过关斩将,最终获得第三名。
“成绩来之不易,今年的羽毛球赛(成年组)高手如云,竞争十分激烈。”说起赛事情况,有些腼腆的李林师打开了话匣子,“羽毛球赛(成年组)主要是面向群众,参赛选手代表了全省羽毛球爱好者水平的‘天花板’,于我而言,每一场比拼都是对球技的磨练,是一个成长的节点。”
教练“一眼相中”,八岁“结缘”羽毛球
和很多小女孩不同,李林师从小好动。
“小时候,我跑步、弹跳的水平在班上是数一数二的。”李林师回忆道,那时候家人为她报名电子琴、舞蹈等兴趣班,但她常常闹别扭,找各种借口不愿意去学。“我喜欢奔跑的畅快、对决的激烈,运动让我快乐。”
1998年秋天,一批体育专业教练来到李林师所在的都司街小学,希望在孩子们中挑选一些“苗子”。羽毛球教练屈思齐一眼就看中了李林师。
得知消息后,李林师父母最初并不太愿意,但是看到孩子欢欣鼓舞的样子也就义无反顾地支持她。“当时,父亲对我说,学习羽毛球非常辛苦,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要练习,你能坚持吗?我毫不犹豫地向他承诺,我一定能。”李林师说。
这之后,李林师开始了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训练,也做到向父亲承诺的那样,不迟到、不早退,再苦再累都咬牙坚持。凭借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她一路闯进了省队。
说起在省队的训练,李林师用一个“苦”字来形容。李林师告诉记者,她在省队时,从第一段强度开始,然后上三段强度,每一段45至50分钟,三段强度之后,气都喘不过来,浑身衣服早就湿透了,有时训练完了,还要进行体能训练。晚上休息时,头一挨着枕头就睡着了。“虽然辛苦,但我从没有抱怨过,既然选择了自己想走的道路,便要勇往直前。”李林师如是说。
怀孕两个月,坚持打比赛
艰苦的训练让李林师羽毛球水平节节攀升,教练和同伴的肯定也让她对未来充满信心。但令人惋惜的是,一场训练中,李林师意外受伤,让她与省队专业运动员身份失之交臂。很长一段时间,李林师十分失落。
“目标骤失,我有点心灰意冷,加上中学学业加重,很长一段时间我再没有碰过羽毛球。”说到这段经历,李林师也有些沮丧,“不过,人的一生难免遇到坎坷和挫折,就像比赛有赢就有输,消沉了一段时间后,我开始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在学习之余继续苦练羽毛球技术。”
虽然没有踏入专业运动员行列,但李林师一直没有放弃梦想,最终考入了广州体育学院。大学四年里,李林师厚积薄发,连续参加了三届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拿过女团第一名的好成绩。
因为羽毛球,李林师还遇到她的爱情。在今年省运动会羽毛球(成年组)比赛中,李林师和搭档杨颖在乙组混合双打中过关斩将拿下第三名,而杨颖不仅是李林师球场上的搭档,还是生活上的伴侣。从两小无猜的童年,到青春洋溢的岁月,再到组建家庭,李林师和杨颖童话般的爱情故事在衡阳羽毛球界被传为佳话。
回忆之前参加的诸多赛事,李林师对湖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羽毛球(成人组)比赛印象最为深刻。“为比赛筹备了好几个月,临近比赛,却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两个月了。”李林师告诉记者,当时非常矛盾,很多同伴都劝她不要上场了,但为了团队的荣誉,她咬咬牙,还是选择继续参赛。“尽管知道在赛场上要好好注意肚中的孩子,但进入比赛状态后,哪还会想到那么多,不过因为从小锻炼,身体素质好,这场比赛并未造成什么影响。”
李林师的这一举动引起不小轰动,大家都说,怀着孕还上场打球,实在太疯狂了。
当上体育老师,点燃学生“战斗”的热情
赛场上的李林师很疯狂,校园里的她却很“柔情”。
九年的体育教师生涯,李林师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现在她不仅要为学生们上好公共体育课,还要以学校羽毛球协会“总教头”的身份带好队伍。
“高校的体育课和羽毛球的专业训练完全不一样。”李林师详细解释道,“在体育课堂上,我更侧重学子的强身健体,而在羽毛球协会的训练中,我会像对待专业运动员一样严格,不停地纠正学生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姿势。”在李林师的带领下,高铁学院羽毛球队出征省市各大羽毛球的“战场”,收获了不少佳绩。“我更多的是希望通过比赛,点燃学子‘战斗’的热情,培养他们迎难而上、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
闲暇之余,不少朋友慕名找到李林师,希望自家的孩子可以“拜师”。看到好苗子,李林师从不拒绝。在她的“魔鬼式”训练下,刘中豪、李星成等一批学生在羽毛球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李林师告诉记者,如今高校非常重视学生体质,每年都会开展体测,学院今年还成立了体育部,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今后,我将继续培养学子们的体育精神,将团结、坚韧和不服输的优良传统一路传承,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